《次韵道辅双岭见寄三叠》 黄庭坚

莲塘倒箭靫,桂影凉霜兔。
平生知音地,地下无尺素。
十夜九作梦,虏乘惊沙度。
时不与我谋,征西枕戈去。
分类: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头像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次韵道辅双岭见寄三叠》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韵道辅双岭见寄三叠》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莲塘倒箭靫,
莲塘的倒影如箭靶,
桂影凉霜兔。
桂树的倒影像凉霜,兔子般敏捷。

平生知音地,
一生中理解我音律的地方,
地下无尺素。
地下无法量度的音律。

十夜九作梦,
十个夜晚中有九次作梦,
虏乘惊沙度。
敌人骑着惊动的沙尘而过。

时不与我谋,
时机不与我相配,
征西枕戈去。
我躺在战争的西方准备出征。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诗人黄庭坚对友谊和战争的思考和感受。诗词中的莲塘倒箭靫和桂影凉霜兔是景物描写的手法,通过独特的比喻来展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观察和感受。平生知音地和地下无尺素则表达了诗人对知音和音乐的向往,将音乐的境界与无法量度的地下联系在一起,强调了音乐的神秘与无法言喻的魅力。

接下来的十夜九作梦和虏乘惊沙度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动荡和战争的残酷现实。诗人在战乱中的梦境和敌人骑兵的惊扰,表达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恐惧和不安。

最后两句时不与我谋,征西枕戈去,表达了诗人对命运和时机的无奈,但他仍然选择投身战争,准备拿起武器前往西方,表现了他对国家和忠诚的承诺。

整首诗词通过精炼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了黄庭坚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和对友谊、音乐以及国家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次韵道辅双岭见寄三叠》黄庭坚 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dào fǔ shuāng lǐng jiàn jì sān dié
次韵道辅双岭见寄三叠

lián táng dào jiàn chá, guì yǐng liáng shuāng tù.
莲塘倒箭靫,桂影凉霜兔。
píng shēng zhī yīn dì, dì xià wú chǐ sù.
平生知音地,地下无尺素。
shí yè jiǔ zuò mèng, lǔ chéng jīng shā dù.
十夜九作梦,虏乘惊沙度。
shí bù yǔ wǒ móu, zhēng xī zhěn gē qù.
时不与我谋,征西枕戈去。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次韵道辅双岭见寄三叠》专题为您介绍次韵道辅双岭见寄三叠古诗,次韵道辅双岭见寄三叠黄庭坚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