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黄龙清老三首》 黄庭坚

骑驴觅驴但可笑,非马喻马亦成痴。
一天月色为谁好,二老风流只自知。
分类: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头像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寄黄龙清老三首》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寄黄龙清老三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寄给黄龙清老三首
骑驴寻找驴实可笑,
非马却被喻作驴。
月色美好是为谁,
二位老人心知自有风流。

诗意:
这首诗词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人们行为荒唐之事的观察和对自己境况的反思。作者以骑驴寻找驴来形容人们行事荒谬可笑,就像骑驴寻驴一样,明明就是驴,却被误解为马。诗中的月色美好提醒了我们美好的事物会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只有自己最清楚自己的心境和品味。

赏析:
这首诗词的韵律流畅,字句简练明快。通过以骑驴寻驴的情景来形容人们的荒谬行为,黄庭坚以幽默的方式让读者思考人性的弱点和智慧的局限。在最后两句中,作者以月色为象征,表达了个人情趣的主观性,强调了每个人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和理解都是独特的。作者通过这首诗词,既娱乐了读者,又引发了对人性和审美观念的思考。

此外,诗中二老风流的形象也可理解为自嘲。黄庭坚在晚年时曾被贬谪,生活困顿,但他仍然保持着豁达和自嘲的心态,以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这种乐观向上的态度也是这首诗词的一大特点。

总之,黄庭坚的《寄黄龙清老三首》通过幽默和自嘲的手法,以鲜明的形象和简洁明快的语言,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智慧的局限,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个人感受的主观性认识。这首诗词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独特的魅力,是黄庭坚作品中的一颗瑰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寄黄龙清老三首》黄庭坚 拼音读音参考

jì huáng lóng qīng lǎo sān shǒu
寄黄龙清老三首

qí lǘ mì lǘ dàn kě xiào, fēi mǎ yù mǎ yì chéng chī.
骑驴觅驴但可笑,非马喻马亦成痴。
yì tiān yuè sè wèi shuí hǎo, èr lǎo fēng liú zhǐ zì zhī.
一天月色为谁好,二老风流只自知。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寄黄龙清老三首》专题为您介绍寄黄龙清老三首古诗,寄黄龙清老三首黄庭坚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