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余洪范二首》 黄庭坚

道在东西祖,诗如大小山。
一家同雪月,万事废机关。
天上麒麟阁,山中虎豹闲。
何时得丘壑,明镜失朱颜。
分类: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头像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答余洪范二首》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答余洪范二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道在东西祖,诗如大小山。
一家同雪月,万事废机关。
天上麒麟阁,山中虎豹闲。
何时得丘壑,明镜失朱颜。

诗意:
这首诗词是黄庭坚给余洪范的回答。诗人以道德和诗歌来比喻自己的心境和人生追求。他表达了道德高尚、诗歌博大精深的理想,并表明了他与余洪范在追求道德和诗歌上的共同理念。诗人以麒麟阁和山中虎豹来象征高位和权势,表达了他对名利的冷漠和对宁静自在的向往。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以及对世俗之物的超越和内心的纯净。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象征和对比的手法,以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追求和理想。首句"道在东西祖,诗如大小山"中,道和诗被比喻为东西祖宗和大小山,突显了它们在诗人心中的重要地位。接着,诗人表达了与余洪范共同追求道德和诗歌的情感,以"一家同雪月"来形容这种情谊,表明他们志同道合。接下来的"万事废机关"表达了诗人对权势和繁琐事务的厌倦,强调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接着的两句"天上麒麟阁,山中虎豹闲"以对比的手法,以麒麟阁和山中虎豹来象征高位和权势,表明诗人对名利的冷漠和超脱。最后两句"何时得丘壑,明镜失朱颜"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以及对世俗之物的超越和内心的纯净。诗人希望能够远离尘嚣,过上宁静自在的生活,恢复内心的纯真和清明。

整首诗词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道德和诗歌的追求,以及对名利繁华的冷漠和对自由宁静的向往。它展现了黄庭坚独特的思想境界和追求高尚境界的精神风貌,是宋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答余洪范二首》黄庭坚 拼音读音参考

dá yú hóng fàn èr shǒu
答余洪范二首

dào zài dōng xī zǔ, shī rú dà xiǎo shān.
道在东西祖,诗如大小山。
yī jiā tóng xuě yuè, wàn shì fèi jī guān.
一家同雪月,万事废机关。
tiān shàng qí lín gé, shān zhōng hǔ bào xián.
天上麒麟阁,山中虎豹闲。
hé shí dé qiū hè, míng jìng shī zhū yán.
何时得丘壑,明镜失朱颜。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答余洪范二首》专题为您介绍答余洪范二首古诗,答余洪范二首黄庭坚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