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颍州挽词三首》 黄庭坚

恭惟同自出,累世复通家。
惠沫沾枯涸,忠规补过差。
胸中明玉石,仕路困风沙。
尚有平生酒,秋原洒菊花。
分类: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头像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黄颍州挽词三首》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黄颍州挽词三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恭祝福同来自同一个地方,
多代人都有来往。
恩泽如雨滋润着干涸,
忠言补救了过失。
胸中有明亮的玉石,
但仕途却困顿于风沙。
尚且有一生的美酒,
洒在秋原上的菊花。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黄庭坚对黄颍州(现在的河南省安阳市)的思念和眷恋之情。他向同乡致以恭祝福,并描述了自己的家族从古至今在黄颍州的兴衰荣辱。诗中抒发了对家乡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一生经历的困境和挫折的感慨。

赏析:
1.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写出了黄庭坚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通过对家族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家乡的敬爱和对家族荣辱的关注。
2.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恩泽与干涸、明玉石与风沙、美酒与菊花等意象的对照,强调了人生的起伏和坎坷,表达了对命运的思考和对人生困境的坚守。
3. 诗词中的“菊花”意象象征着坚贞不屈、秋风萧瑟中的孤芳自赏,暗示了黄庭坚在逆境中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对比的手法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黄庭坚对家乡的深情厚意以及面对挫折时的坚韧和乐观。它不仅展示了黄庭坚内心世界的情感,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生历程中的困顿和挣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黄颍州挽词三首》黄庭坚 拼音读音参考

huáng yǐng zhōu wǎn cí sān shǒu
黄颍州挽词三首

gōng wéi tóng zì chū, lěi shì fù tōng jiā.
恭惟同自出,累世复通家。
huì mò zhān kū hé, zhōng guī bǔ guò chà.
惠沫沾枯涸,忠规补过差。
xiōng zhōng míng yù shí, shì lù kùn fēng shā.
胸中明玉石,仕路困风沙。
shàng yǒu píng shēng jiǔ, qiū yuán sǎ jú huā.
尚有平生酒,秋原洒菊花。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黄颍州挽词三首》专题为您介绍黄颍州挽词三首古诗,黄颍州挽词三首黄庭坚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