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文正公挽词四首》 黄庭坚

国在多艰日,人如大雅诗。
忠清俱没世,孝友是生知。
加璧延诸老,櫜弓抚四夷。
公身与宗社,同作太平基。
分类: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头像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司马文正公挽词四首》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司马文正公挽词四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国家正处于多艰难的时期,人们要像大雅的诗一样高尚。忠诚和清正的人都已消逝,只有孝顺和友爱的品质才是有生命力的。请尊长们加入我们共同的努力,为国家做贡献;我会用弓箭平定四方的敌人。我与宗族一起,共同为太平盛世奠定基石。

诗意:
该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困境的担忧和对传统美德的强调。黄庭坚认为,在国家面临艰难时期,人们应该以高尚的品质,如大雅的诗一样,来面对困境。他认为忠诚和清正的人已经很少,而孝顺和友爱的品质仍然是有价值和必要的。诗中还表达了作者的决心,他愿意与长辈们一起努力,为国家的安定和太平盛世做出贡献。

赏析:
这首诗词是黄庭坚写给司马文正公的挽词,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之情。诗中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通过对国家困境和人们品德的描述,凸显了当前时代的艰难和缺失。诗人以自己的身份和角色,呼吁尊长们加入共同的努力,为国家的太平盛世而奋斗。整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不满,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传统美德的珍视和追求。这是一首既有现实关怀又具有理想追求的诗词作品,展示了黄庭坚作为文人士大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司马文正公挽词四首》黄庭坚 拼音读音参考

sī mǎ wén zhèng gōng wǎn cí sì shǒu
司马文正公挽词四首

guó zài duō jiān rì, rén rú dà yá shī.
国在多艰日,人如大雅诗。
zhōng qīng jù mò shì, xiào yǒu shì shēng zhī.
忠清俱没世,孝友是生知。
jiā bì yán zhū lǎo, gāo gōng fǔ sì yí.
加璧延诸老,櫜弓抚四夷。
gōng shēn yǔ zōng shè, tóng zuò tài píng jī.
公身与宗社,同作太平基。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司马文正公挽词四首》专题为您介绍司马文正公挽词四首古诗,司马文正公挽词四首黄庭坚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