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下放言五首之池亭》 黄庭坚

水嬉者游鱼,林乐者啼鸟。
志士仁人观其大,薪翁笱妇利其小。
有美一人,独燕居万物之表。
分类: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头像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岩下放言五首之池亭》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岩下放言五首之池亭》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池亭中游戏的是鱼儿,林中欢乐的是啼鸟。志士和仁人观察着它们的伟大,普通人也从中获得小小的利益。在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人,她独自住在这个世界的顶端。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池亭中的景物和一位美丽的女子,表达了黄庭坚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思考。诗中的水嬉者和林乐者象征着自然界中的生灵,它们自由自在地游戏和欢乐,展示出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志士和仁人通过观察这些自然景物,体察到大道的伟大和普遍的价值。而普通人则能从中获取一些微小的利益,这里蕴含着一种对于和谐共处和互利共赢的思考。

诗词中提到的一位美丽的人,独自住在世界的顶端,可能意味着她在自然中独立自在,与万物相伴,承载着自然的美丽和神秘。她的存在使得整个景象更加完美,也让人联想到人与自然的融洽关系,以及人们在追求自身理想和完善时的感悟。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美妙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也呼应了黄庭坚对于人文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通过描绘这个小小的池亭和其中的景物,诗人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并引发对于生命和宇宙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岩下放言五首之池亭》黄庭坚 拼音读音参考

yán xià fàng yán wǔ shǒu zhī chí tíng
岩下放言五首之池亭

shuǐ xī zhě yóu yú, lín lè zhě tí niǎo.
水嬉者游鱼,林乐者啼鸟。
zhì shì rén rén guān qí dà, xīn wēng gǒu fù lì qí xiǎo.
志士仁人观其大,薪翁笱妇利其小。
yǒu měi yī rén, dú yàn jū wàn wù zhī biǎo.
有美一人,独燕居万物之表。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岩下放言五首之池亭》专题为您介绍岩下放言五首之池亭古诗,岩下放言五首之池亭黄庭坚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