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文伯暑时五首之扇》 黄庭坚

团扇如明月,动摇微风兴。
屏去坐上热,袪逐盘中蝇。
有用何提挈,无心分爱憎。
炎炎虽可贵,弃置奈寒冰。
分类: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头像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和李文伯暑时五首之扇》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和李文伯暑时五首之扇》
朝代:宋代
作者:黄庭坚

团扇如明月,
动摇微风兴。
屏去坐上热,
袪逐盘中蝇。
有用何提挈,
无心分爱憎。
炎炎虽可贵,
弃置奈寒冰。

中文译文:
圆形扇子像明亮的月亮,
微风吹动扇子令人愉悦。
遮挡炎热,让坐位凉爽,
驱赶盘中的苍蝇。
有何用处要提起呢,
没有心思分辨喜恶。
尽管炎炎夏日可贵重,
但被丢弃就像无用的冰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与李文伯相互和诗的作品之一,描述了夏日中的扇子的功用和象征意义。诗人以扇子比喻明亮的月亮,扇子在微风中摇摆,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它挡住了夏日的炎热,使坐位变得凉爽,同时也驱赶了盘中的苍蝇,保持了清净。诗人认为扇子虽然有实际的作用,但它并不具有提挈的功能,也不会有偏爱或厌恶的情感。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对炎炎夏日的珍视,但也指出了扇子在寒冷的冰天中变得无用的命运。

整首诗通过对扇子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夏日清凉的向往和对物物无情的思考。诗人将扇子作为一种象征,借以反映人生和情感的无常和无用。这首诗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富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和对虚无缥缈事物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典型风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李文伯暑时五首之扇》黄庭坚 拼音读音参考

hé lǐ wén bó shǔ shí wǔ shǒu zhī shàn
和李文伯暑时五首之扇

tuán shàn rú míng yuè, dòng yáo wēi fēng xìng.
团扇如明月,动摇微风兴。
píng qù zuò shàng rè, qū zhú pán zhōng yíng.
屏去坐上热,袪逐盘中蝇。
yǒu yòng hé tí qiè, wú xīn fēn ài zēng.
有用何提挈,无心分爱憎。
yán yán suī kě guì, qì zhì nài hán bīng.
炎炎虽可贵,弃置奈寒冰。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和李文伯暑时五首之扇》专题为您介绍和李文伯暑时五首之扇古诗,和李文伯暑时五首之扇黄庭坚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