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直沽》 王冕

拍河健橹比长驱,百尺飞帆下直沽。
浩浩碧天秋气肃,堂堂明月夜窗虚。
旌旗两岸芦花影,鼙鼓三声海浪趋。
转首狂歌望西北,淡烟荒草是幽都。
分类:

作者简介(王冕)

王冕头像

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

《下直沽》王冕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下直沽》是元代王冕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乘船下直沽的情景,表达了作者豪情壮志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拍河健橹比长驱,
百尺飞帆下直沽。
浩浩碧天秋气肃,
堂堂明月夜窗虚。
旌旗两岸芦花影,
鼙鼓三声海浪趋。
转首狂歌望西北,
淡烟荒草是幽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雄浑有力的笔触描绘了作者乘船下直沽的情景。诗的开头,作者用“拍河健橹比长驱”来形容自己划船的劲头,显示了他的豪情壮志。接着,他描述了船上的飞帆,高达百尺,迎风翱翔,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船的速度和威势。

接下来的两句“浩浩碧天秋气肃,堂堂明月夜窗虚”描绘了秋天的夜晚景色。蓝天广袤,秋风凛冽,明月高悬,透过窗户洒在船上,给人一种肃穆而庄严的感觉。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描绘了两岸的景色和船上的声音。“旌旗两岸芦花影,鼙鼓三声海浪趋”,通过旌旗、芦花和鼙鼓的形象描绘,展现了两岸的景色和船上的喧嚣声,给人一种热闹和奔放的感觉。

最后两句“转首狂歌望西北,淡烟荒草是幽都”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西北边疆的向往。他转过头来,放声狂歌,向着西北方向望去,眼前是淡淡的烟雾和茂密的荒草,这里被他称为幽都,给人一种神秘而遥远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乘船下直沽的情景,展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西北边疆的向往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下直沽》王冕 拼音读音参考

xià zhí gū
下直沽

pāi hé jiàn lǔ bǐ cháng qū, bǎi chǐ fēi fān xià zhí gū.
拍河健橹比长驱,百尺飞帆下直沽。
hào hào bì tiān qiū qì sù, táng táng míng yuè yè chuāng xū.
浩浩碧天秋气肃,堂堂明月夜窗虚。
jīng qí liǎng àn lú huā yǐng, pí gǔ sān shēng hǎi làng qū.
旌旗两岸芦花影,鼙鼓三声海浪趋。
zhuǎn shǒu kuáng gē wàng xī běi, dàn yān huāng cǎo shì yōu dōu.
转首狂歌望西北,淡烟荒草是幽都。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下直沽》专题为您介绍下直沽古诗,下直沽王冕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