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钱学士呈邵兴宗》 司马光

霜露苍苍宰树高,累茵列鼎重鸿毛。
蒹葭自幸犹依玉,髋髀何能学奏刀。
才薄无由裨覆焘,命奇不得报劬劳。
平生念此心先乱,蓼蓼难分莪与蒿。
分类:

作者简介(司马光)

司马光头像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和钱学士呈邵兴宗》司马光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钱学士呈邵兴宗》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霜露苍苍宰树高,
累茵列鼎重鸿毛。
蒹葭自幸犹依玉,
髋髀何能学奏刀。

才薄无由裨覆焘,
命奇不得报劬劳。
平生念此心先乱,
蓼蓼难分莪与蒿。

中文译文:
霜露苍苍,宰树高耸,
茵席累积,鼎重如鸿毛。
蒹葭自幸,仍依附于玉,
髋髀如何能学习奏刀。

才华薄弱,无法辅佐光耀,
命运奇特,无法回报辛劳。
一生思绪纷乱,
蓼蓼与蒿草难以分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司马光的谦逊和自省之情。诗中使用了一系列象征性的意象,如霜露、宰树、茵席、鼎重、鸿毛等,来形容自己的微不足道和平凡。蒹葭自幸犹依玉,表达了作者对自身的期望,希望能够像玉一样纯洁高尚。然而,髋髀何能学奏刀,意味着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有限,无法达到高妙的境界。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作者的无奈和不得志。才薄无由裨覆焘,表达了作者才华不济,无法为他人带来光耀和辅佐。命奇不得报劬劳,意味着作者的命运与众不同,无法回报自己的辛劳和努力。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纷乱和困惑。平生念此心先乱,说明作者对自身的境遇感到困惑和不安。蓼蓼难分莪与蒿,蓼蓼和蒿草都是类似的植物,难以区分,象征着作者对自身的定位和价值的迷茫。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自省和自嘲之情,展现了他对自身才华和命运的深思熟虑。通过对自身的反思,作者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身价值的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钱学士呈邵兴宗》司马光 拼音读音参考

hé qián xué shì chéng shào xìng zōng
和钱学士呈邵兴宗

shuāng lù cāng cāng zǎi shù gāo, lèi yīn liè dǐng zhòng hóng máo.
霜露苍苍宰树高,累茵列鼎重鸿毛。
jiān jiā zì xìng yóu yī yù, kuān bì hé néng xué zòu dāo.
蒹葭自幸犹依玉,髋髀何能学奏刀。
cái báo wú yóu bì fù dào, mìng qí bù dé bào qú láo.
才薄无由裨覆焘,命奇不得报劬劳。
píng shēng niàn cǐ xīn xiān luàn, liǎo liǎo nán fēn é yǔ hāo.
平生念此心先乱,蓼蓼难分莪与蒿。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和钱学士呈邵兴宗》专题为您介绍和钱学士呈邵兴宗古诗,和钱学士呈邵兴宗司马光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