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思》 司马光

束带朝尚早,蓬门未脱扃。
短篱潜落月,老树戴孤星。
隐几貂裘黑,开编竹简青。
子云非执战,何以得穷经。
分类:

作者简介(司马光)

司马光头像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晓思》司马光 翻译、赏析和诗意

《晓思》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司马光。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束带朝尚早,
蓬门未脱扃。
短篱潜落月,
老树戴孤星。
隐几貂裘黑,
开编竹简青。
子云非执战,
何以得穷经。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作者在黎明时分思考着一些问题。他提到自己还没有系好衣带,门扉还未打开。在这个时刻,他看到月亮从矮短的篱笆后面升起,老树上挂着孤独的星星。他坐在一张黑色的几上,打开一本青色的竹简。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不是一个专注于战争的人,他想知道如何获得广博的知识。

赏析:
《晓思》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象,展示了作者的思考和追求知识的心态。诗中使用了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对细节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清晨的宁静和作者内心的思索。诗中的月亮、星星、竹简等形象都具有象征意义,增加了诗词的深度和内涵。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战争的态度。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知识追求的热情和对和平的向往,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晓思》司马光 拼音读音参考

xiǎo sī
晓思

shù dài cháo shàng zǎo, péng mén wèi tuō jiōng.
束带朝尚早,蓬门未脱扃。
duǎn lí qián luò yuè, lǎo shù dài gū xīng.
短篱潜落月,老树戴孤星。
yǐn jǐ diāo qiú hēi, kāi biān zhú jiǎn qīng.
隐几貂裘黑,开编竹简青。
zi yún fēi zhí zhàn, hé yǐ dé qióng jīng.
子云非执战,何以得穷经。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晓思》专题为您介绍晓思古诗,晓思司马光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