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春亭》 司马光

园林近铃阁,旦夕被仁风。
自得芳菲早,岂将疏远同。
冰开半塘绿,雨借数枝红。
会待韶光遍,还应到野丛。
分类:

作者简介(司马光)

司马光头像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先春亭》司马光 翻译、赏析和诗意

《先春亭》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园林近铃阁,旦夕被仁风。
自得芳菲早,岂将疏远同。
冰开半塘绿,雨借数枝红。
会待韶光遍,还应到野丛。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园林景观,以及作者对春天的喜悦之情。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春天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友谊和亲近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首句“园林近铃阁,旦夕被仁风”描绘了园林靠近铃阁,每天都受到温和的春风的吹拂。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悦之情:“自得芳菲早,岂将疏远同。”他感到自己早早地享受到了春天的芬芳,不会与春天疏远。接下来的两句“冰开半塘绿,雨借数枝红”描绘了冰雪融化后,水塘变得碧绿,雨水借花的颜色变得鲜红。最后两句“会待韶光遍,还应到野丛”表达了作者对春光的期待,希望能够到野外去欣赏春天的美景。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友谊的向往。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先春亭》司马光 拼音读音参考

xiān chūn tíng
先春亭

yuán lín jìn líng gé, dàn xī bèi rén fēng.
园林近铃阁,旦夕被仁风。
zì dé fāng fēi zǎo, qǐ jiāng shū yuǎn tóng.
自得芳菲早,岂将疏远同。
bīng kāi bàn táng lǜ, yǔ jiè shù zhī hóng.
冰开半塘绿,雨借数枝红。
huì dài sháo guāng biàn, hái yīng dào yě cóng.
会待韶光遍,还应到野丛。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先春亭》专题为您介绍先春亭古诗,先春亭司马光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