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济口舟行》 林逋

环回几合似江干,刺眼诗幽尽状难。
沙嘴半平春晚湿,水痕无底照秋宽。
老霜蒲苇交千刃,怕雨凫鸥着一攒。
擬就孤峰寄蓑笠,旧乡渔业久凋残。
分类:

作者简介(林逋)

林逋头像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耿济口舟行》林逋 翻译、赏析和诗意

《耿济口舟行》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环回几合似江干,刺眼诗幽尽状难。
沙嘴半平春晚湿,水痕无底照秋宽。
老霜蒲苇交千刃,怕雨凫鸥着一攒。
拟就孤峰寄蓑笠,旧乡渔业久凋残。

中文译文:
船只在耿济口往返,曲折回环如江岸。
明亮的诗意难以尽述,深邃的景象难以形容。
沙嘴半平春天的晚上潮湿,水痕无底地映照着宽广的秋天。
老霜覆盖着芦苇,交织成千刃的景象,凫鸥担心雨水,聚集在一起。
我想寄托我的蓑笠于孤峰之上,旧乡的渔业已经久已凋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耿济口的舟行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悟和对旧乡渔业凋残的思考。

诗中的"环回几合似江干"一句,通过船只在耿济口的曲折行驶,形容了江岸的景色。"刺眼诗幽尽状难"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美景的感叹,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难以完全表达的无奈。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春天晚上沙嘴的湿润和水面的宽广。"老霜蒲苇交千刃"一句,通过描绘覆盖在芦苇上的霜,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界的严寒。"怕雨凫鸥着一攒"一句,描绘了凫鸥担心雨水而聚集在一起的情景。

最后两句"拟就孤峰寄蓑笠,旧乡渔业久凋残"表达了诗人对旧乡渔业凋残的思考。诗人希望将自己的蓑笠寄托于孤峰之上,寄托了对旧乡渔业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悟和对旧乡渔业凋残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期许。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耿济口舟行》林逋 拼音读音参考

gěng jì kǒu zhōu xíng
耿济口舟行

huán huí jǐ hé shì jiāng gān, cì yǎn shī yōu jǐn zhuàng nán.
环回几合似江干,刺眼诗幽尽状难。
shā zuǐ bàn píng chūn wǎn shī, shuǐ hén wú dǐ zhào qiū kuān.
沙嘴半平春晚湿,水痕无底照秋宽。
lǎo shuāng pú wěi jiāo qiān rèn, pà yǔ fú ōu zhe yī zǎn.
老霜蒲苇交千刃,怕雨凫鸥着一攒。
nǐ jiù gū fēng jì suō lì, jiù xiāng yú yè jiǔ diāo cán.
擬就孤峰寄蓑笠,旧乡渔业久凋残。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耿济口舟行》专题为您介绍耿济口舟行古诗,耿济口舟行林逋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