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之京师》 林逋

皇城十二衢,埃尘满香裓。
何以待归期,山中桂花色。
分类:

作者简介(林逋)

林逋头像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送僧之京师》林逋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僧之京师》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僧人离开京师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皇城十二衢,埃尘满香裓。
何以待归期,山中桂花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场景。首句“皇城十二衢,埃尘满香裓”表达了京师繁华热闹的景象,街道上尘土飞扬,僧人的袈裟上也沾满了尘埃。这句诗意味深长,通过对街道和僧人袈裟的描绘,传达了离别的无奈和世俗的喧嚣。

接下来的两句“何以待归期,山中桂花色”则表达了诗人对僧人归来的期盼和对山中桂花美丽景色的向往。诗人思念僧人的归期,同时也展现了对山中自然景色的向往之情。这里的“山中桂花色”可以理解为山中美丽的景色,也可以象征着僧人归来后的喜悦和美好。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离别的情感和对归期的期盼,同时通过对京师和山中景色的对比,展现了世俗与自然之间的对立。这首诗以朴素的表达方式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送僧之京师》林逋 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sēng zhī jīng shī
送僧之京师

huáng chéng shí èr qú, āi chén mǎn xiāng gé.
皇城十二衢,埃尘满香裓。
hé yǐ dài guī qī, shān zhōng guì huā sè.
何以待归期,山中桂花色。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送僧之京师》专题为您介绍送僧之京师古诗,送僧之京师林逋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