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公仪龙图招诸公观舞及画三首》 梅尧臣

初约看花花已尽,重新邀客客应欢。
真花既不能长艳,画在霜纨更好看。
分类: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头像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依韵和公仪龙图招诸公观舞及画三首》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依韵和公仪龙图招诸公观舞及画三首》
朝代:宋代
作者:梅尧臣

初约看花花已尽,
重新邀客客应欢。
真花既不能长艳,
画在霜纨更好看。

中文译文:
最初相约观赏花朵,花已经凋谢殆尽,
重新邀请宾客前来,客人应该欢喜。
真实的花朵无法长久保持鲜艳,
但画在薄霜的丝绢上更加美丽动人。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场观赏花舞和画作的盛宴。诗人最初邀请人们一起欣赏鲜花,但花朵已经凋谢,无法再展现美丽。于是,他决定重新邀请客人,让大家共同欢庆。诗人认识到真实的花朵无法长久绽放,然而,将花的美丽表现在画作上,却能够更久地欣赏和珍藏。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比真实的花朵和画作的美丽,表达了一种艺术的价值和意义。花朵具有生命的短暂性,但画作却能够永恒地保留花的美丽,让人们不断回味和欣赏。诗人通过这种对比,传递了对艺术创作的赞美和追求,认为通过艺术作品可以将短暂的美丽转化为永恒的价值。这种观点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承继和发展的思考。整首诗词简洁明快,用意深远,展示了梅尧臣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和对美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依韵和公仪龙图招诸公观舞及画三首》梅尧臣 拼音读音参考

yī yùn hé gōng yí lóng tú zhāo zhū gōng guān wǔ jí huà sān shǒu
依韵和公仪龙图招诸公观舞及画三首

chū yuē kàn huā huā yǐ jǐn, chóng xīn yāo kè kè yīng huān.
初约看花花已尽,重新邀客客应欢。
zhēn huā jì bù néng zhǎng yàn, huà zài shuāng wán gèng hǎo kàn.
真花既不能长艳,画在霜纨更好看。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依韵和公仪龙图招诸公观舞及画三首》专题为您介绍依韵和公仪龙图招诸公观舞及画三首古诗,依韵和公仪龙图招诸公观舞及画三首梅尧臣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