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舍弟正臣赴都》 梅尧臣

吴儿能刺舟,其驶剧飞鸟。
行行固莫留,望进前山小。
家贫吾不忧,身计尔自了。
何当还里门,拜庆期秋杪。
分类: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头像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送舍弟正臣赴都》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舍弟正臣赴都》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吴儿能刺舟,其驶剧飞鸟。
行行固莫留,望进前山小。
家贫吾不忧,身计尔自了。
何当还里门,拜庆期秋杪。

诗意:
这首诗是梅尧臣送别自己的弟弟正臣前往都城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弟弟的祝福和期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离别的悲伤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刻画了诗人的情感和景物的变换。首句“吴儿能刺舟,其驶剧飞鸟。”描绘了弟弟在舟中熟练驾驶的情景,形容其技艺娴熟,犹如飞鸟一般灵动。接着,“行行固莫留,望进前山小。”表达了送别者的嘱咐和希望,希望弟弟勇往直前,不要停留,前方的山峦也显得微小,象征着前途的广阔。

接下来的两句“家贫吾不忧,身计尔自了。”表达了诗人对弟弟贫困境遇的理解和宽慰,他并不担忧弟弟的家境贫寒,相信弟弟有能力自立。最后两句“何当还里门,拜庆期秋杪。”表达了诗人对弟弟早日归来的期盼,并期待在秋天的时候共同庆祝。

整首诗以送别自己的弟弟为主题,通过对弟弟的能力赞美和对离别的思念表达,展现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使诗词具有了生动的艺术形象和情感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送舍弟正臣赴都》梅尧臣 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shè dì zhèng chén fù dōu
送舍弟正臣赴都

wú ér néng cì zhōu, qí shǐ jù fēi niǎo.
吴儿能刺舟,其驶剧飞鸟。
xíng xíng gù mò liú, wàng jìn qián shān xiǎo.
行行固莫留,望进前山小。
jiā pín wú bù yōu, shēn jì ěr zì le.
家贫吾不忧,身计尔自了。
hé dāng hái lǐ mén, bài qìng qī qiū miǎo.
何当还里门,拜庆期秋杪。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送舍弟正臣赴都》专题为您介绍送舍弟正臣赴都古诗,送舍弟正臣赴都梅尧臣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