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童》 梅尧臣

楚童能捕鱼,乃在水边居。
手取眼不顾,情知獭未如。
鬓上浮萍草,点点绿有余。
既挈不暇理,归来莫取渠。
分类: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头像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楚童》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楚童》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楚童能捕鱼,乃在水边居。
手取眼不顾,情知獭未如。
鬓上浮萍草,点点绿有余。
既挈不暇理,归来莫取渠。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楚童(楚国的少年)居住在水边,擅长捕鱼的情景。楚童专注于捕鱼,完全不顾及其他事物,因此他能够比獭还要了解鱼的行踪。楚童的鬓发上带着漂浮的浮萍和青草,点点绿色显得格外鲜艳。然而,他忙于捕鱼,忽略了整理自己的形象,所以回到家后不要再取水来整理自己的发髻了。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楚童捕鱼的情景,展现了他专注和熟练的技艺。楚童在捕鱼时,全神贯注,不分心于其他事物,因此能够洞察鱼的行为,胜过獭这样的捕鱼专家。诗中的浮萍和青草勾勒出楚童鬓发上的绿意,给人一种清新、生动的感觉。然而,诗词最后一句呼应了诗的开头,提醒楚童不要因为忙于捕鱼而忽略了自己的形象。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专注与熟练的美感,并通过对细节的描写来反映人物性格和生活情景,展示了梅尧臣细腻的写作技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楚童》梅尧臣 拼音读音参考

chǔ tóng
楚童

chǔ tóng néng bǔ yú, nǎi zài shuǐ biān jū.
楚童能捕鱼,乃在水边居。
shǒu qǔ yǎn bù gù, qíng zhī tǎ wèi rú.
手取眼不顾,情知獭未如。
bìn shàng fú píng cǎo, diǎn diǎn lǜ yǒu yú.
鬓上浮萍草,点点绿有余。
jì qiè bù xiá lǐ, guī lái mò qǔ qú.
既挈不暇理,归来莫取渠。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楚童》专题为您介绍楚童古诗,楚童梅尧臣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