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景彝对月》 梅尧臣

萧萧风雨变凉意,索索晚云开斗晴。
已洗浮埃天外静,忽生圆月树头明。
草根虫穴吃来久,屋角星河落更清。
我愧西垣侍臣比,景寒霜鬓两三茎。
分类: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头像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次韵和景彝对月》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韵和景彝对月》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梅尧臣。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风雨声声凉意生,晚云散尽斗柄明。
洗净尘埃天外静,忽然圆月树梢明。
草根虫穴久已食,屋角星河更清明。
我愧西垣侍臣比,景寒霜鬓两三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夜晚景象。风雨声中传来凉意,晚云渐渐散去,星斗明亮。天空无尘埃,宛如宁静。忽然之间,圆月升起,照亮了树梢。草根和虫穴已经被风雨吹打了很久,屋角上的星河更加清晰明朗。诗人自愧地说自己与西垣的侍臣相比,感叹自己渐渐显露出寒霜,发白了两三茎。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感受。起初,风雨的声音和凉意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随着晚云的散去,星斗逐渐闪烁,天空澄澈清明。接着,圆月升起,照亮了树梢,给人以宁静与明亮的感受。诗人借景抒怀,以草根虫穴和屋角星河的比喻,表达了岁月的流逝和自身逐渐老去的感慨。最后,诗人自愧地提到自己与西垣的侍臣相比,感叹自己已经显露出寒霜,白发已有两三茎。这种自省和自嘲的情感,增加了诗中的凄凉和深沉。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寓意深远的比喻,展示了诗人对岁月流转和人生感慨的思考。同时,通过对自身的反思,诗人在表达自然景物之外,也表达了对自身境遇和人生阅历的思考。这首诗给人以静谧、凄凉的感觉,读来令人心生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次韵和景彝对月》梅尧臣 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hé jǐng yí duì yuè
次韵和景彝对月

xiāo xiāo fēng yǔ biàn liáng yì, suǒ suǒ wǎn yún kāi dòu qíng.
萧萧风雨变凉意,索索晚云开斗晴。
yǐ xǐ fú āi tiān wài jìng, hū shēng yuán yuè shù tóu míng.
已洗浮埃天外静,忽生圆月树头明。
cǎo gēn chóng xué chī lái jiǔ, wū jiǎo xīng hé luò gèng qīng.
草根虫穴吃来久,屋角星河落更清。
wǒ kuì xī yuán shì chén bǐ, jǐng hán shuāng bìn liǎng sān jīng.
我愧西垣侍臣比,景寒霜鬓两三茎。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次韵和景彝对月》专题为您介绍次韵和景彝对月古诗,次韵和景彝对月梅尧臣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