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司谏知邓州》 梅尧臣

南阳汉名都,其俗尚敦朴。
亡徒顷为盗,刺史安与角。
田野遂焦熬,蒿莱思沃濯。
兹虽得甘露,向己苦风雹。
更张固所重,下令未宜数。
且观道傍碑,文字今已剥。
分类: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头像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孙司谏知邓州》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孙司谏知邓州》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南阳的景象和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风气的忧虑和对官员的批评。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南阳汉名都,其俗尚敦朴。
The city of Nanyang, known as the capital of the Han Dynasty, its customs are still simple and honest.

亡徒顷为盗,刺史安与角。
The destitute have turned to robbery, while the governor remains indifferent.

田野遂焦熬,蒿莱思沃濯。
The fields have withered and dried up, and the weeds and grasses long for nourishment.

兹虽得甘露,向己苦风雹。
Although we have received some sweet rain, we still suffer from bitter winds and hail.

更张固所重,下令未宜数。
The importance of reform is emphasized, but the orders have not been properly implemented.

且观道傍碑,文字今已剥。
Looking at the roadside steles, the inscriptions have already faded.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南阳的景象,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困境。作者对社会风气的忧虑和对官员的批评贯穿全诗。他表达了对社会道德沦丧的担忧,对官员不作为的不满,以及对文化遗产破坏的忧虑。诗中的景象和意象都带有浓厚的忧愁和无奈的情绪。

这首诗词的赏析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首先,它展示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和对社会问题的关切,体现了他作为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其次,诗中的景象和意象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最后,诗词中的批评和忧虑也引发了读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反思,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通过对南阳景象的描绘和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展示了作者对社会风气的忧虑和对官员的不满,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孙司谏知邓州》梅尧臣 拼音读音参考

sūn sī jiàn zhī dèng zhōu
孙司谏知邓州

nán yáng hàn míng dōu, qí sú shàng dūn piáo.
南阳汉名都,其俗尚敦朴。
wáng tú qǐng wèi dào, cì shǐ ān yǔ jiǎo.
亡徒顷为盗,刺史安与角。
tián yě suì jiāo áo, hāo lái sī wò zhuó.
田野遂焦熬,蒿莱思沃濯。
zī suī dé gān lù, xiàng jǐ kǔ fēng báo.
兹虽得甘露,向己苦风雹。
gēng zhāng gù suǒ zhòng, xià lìng wèi yí shù.
更张固所重,下令未宜数。
qiě guān dào bàng bēi, wén zì jīn yǐ bō.
且观道傍碑,文字今已剥。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孙司谏知邓州》专题为您介绍孙司谏知邓州古诗,孙司谏知邓州梅尧臣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