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达观禅师还山後见寄》 梅尧臣

云归在高岭,人见是无心。
矫矫将栖鸟,遥遥傍故林。
南方虽有暖,腊月易成阴。
惟恐多风雪,幽期未可寻。
分类: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头像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依韵和达观禅师还山後见寄》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依韵和达观禅师还山後见寄》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云归在高岭,人见是无心。
矫矫将栖鸟,遥遥傍故林。
南方虽有暖,腊月易成阴。
惟恐多风雪,幽期未可寻。

中文译文:
云归于高岭,人们看见却无所思。
振翅欲栖的鸟儿,远远地靠近故乡的林木。
南方虽然温暖,腊月却容易变阴。
只是担心多风雪,寻找幽会的时刻还未到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禅师离开山林后的情景。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禅师的心境和对禅修的思考。

首先,诗人描述了云归高岭的景象,暗示禅师已经离开了山林,回到尘世之中。人们看到禅师时,却无法理解他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接着,诗人以将要栖息的鸟儿为比喻,表达了禅师对归乡的渴望和对故乡的眷恋。禅师远离了故乡的山林,但心灵仍然与之相连。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南方虽然温暖,但腊月容易变阴的气候。这里可以理解为禅师在外界环境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诗人担心禅师会遭遇风雪,暗示禅修之路并不容易。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禅师幽会时刻的期待。禅师与自然、与内心的幽会,需要等待合适的时机。这里也可以理解为禅修的过程需要耐心和等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禅师的心境,表达了对禅修道路的思考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它展示了禅修者在离开山林后,面临世俗纷扰的挑战,以及对内心归宿的渴望和追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依韵和达观禅师还山後见寄》梅尧臣 拼音读音参考

yī yùn hé dá guān chán shī hái shān hòu jiàn jì
依韵和达观禅师还山後见寄

yún guī zài gāo lǐng, rén jiàn shì wú xīn.
云归在高岭,人见是无心。
jiǎo jiǎo jiāng qī niǎo, yáo yáo bàng gù lín.
矫矫将栖鸟,遥遥傍故林。
nán fāng suī yǒu nuǎn, là yuè yì chéng yīn.
南方虽有暖,腊月易成阴。
wéi kǒng duō fēng xuě, yōu qī wèi kě xún.
惟恐多风雪,幽期未可寻。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依韵和达观禅师还山後见寄》专题为您介绍依韵和达观禅师还山後见寄古诗,依韵和达观禅师还山後见寄梅尧臣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