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永叔都亭馆伴戏寄》 梅尧臣

去年锁宿得联华,二月墙头始见花。
今日都亭公感物,明朝太学我辞家。
分类: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头像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依韵和永叔都亭馆伴戏寄》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依韵和永叔都亭馆伴戏寄》是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去年锁宿得联华,
二月墙头始见花。
今日都亭公感物,
明朝太学我辞家。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都亭馆伴戏时的心情和感慨。诗的开头提到了去年作者因为某种原因而被困在某个地方,直到二月才看到了墙头上的花朵。接着,作者表达了自己对都亭公(可能是指某位官员)的感激之情,因为他让作者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明天将要离开家乡前往太学求学的离别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展现了对自然和人情的感慨。诗中的锁宿和墙头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困境中的苦闷和对春天的期盼。而都亭公的出现,则给予了作者一丝希望和温暖,使他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即将离开家乡,追求学业的决心和离别之情。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描写细腻,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情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依韵和永叔都亭馆伴戏寄》梅尧臣 拼音读音参考

yī yùn hé yǒng shū dōu tíng guǎn bàn xì jì
依韵和永叔都亭馆伴戏寄

qù nián suǒ sù dé lián huá, èr yuè qiáng tóu shǐ jiàn huā.
去年锁宿得联华,二月墙头始见花。
jīn rì dōu tíng gōng gǎn wù, míng cháo tài xué wǒ cí jiā.
今日都亭公感物,明朝太学我辞家。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依韵和永叔都亭馆伴戏寄》专题为您介绍依韵和永叔都亭馆伴戏寄古诗,依韵和永叔都亭馆伴戏寄梅尧臣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