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不见月答永叔》 梅尧臣

天嫌物兼美,而使密云藏。
已向石屏见,何须照席光。
分类: 不见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头像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中秋不见月答永叔》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中秋不见月答永叔》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中秋节期间未能看到月亮的遗憾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天嫌物兼美,而使密云藏。
已向石屏见,何须照席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中秋节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于无法看到月亮的遗憾之情。诗中的"天嫌物兼美"意味着天空中的云朵遮挡了明亮的月光,使得月亮无法被观赏到。作者提到已经看到了石屏上的月亮,暗示他曾经在其他时刻欣赏到了月亮的美丽。最后一句"何须照席光"表达了作者对于月亮的光芒的渴望,暗示他希望能够在中秋节这个特殊的时刻再次看到月亮的明亮。

这首诗词通过对于月亮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遗憾的感受。同时,诗中的意象和对比也增加了诗词的艺术性和表现力。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给读者留下了一种深深的思考和共鸣的余地。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中秋不见月答永叔》梅尧臣 拼音读音参考

zhōng qiū bú jiàn yuè dá yǒng shū
中秋不见月答永叔

tiān xián wù jiān měi, ér shǐ mì yún cáng.
天嫌物兼美,而使密云藏。
yǐ xiàng shí píng jiàn, hé xū zhào xí guāng.
已向石屏见,何须照席光。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中秋不见月答永叔》梅尧臣专题为您介绍《中秋不见月答永叔》梅尧臣的诗词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诗意词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