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遯山人归蜀》 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分类: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头像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送何遯山人归蜀》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何遯山人归蜀》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风吹入树林,树木变得翠绿,一个年幼的孩子望着柴门。远处的山谷里杜鹃鸟鸣声响起,前方的山上蜀地的客人归来。他回到家中,正好遇到村里的社鸟,下马脱下旅途中的衣物。整天他自己静静地站在水边,应该知道他的心思已经安定下来。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一个归乡的蜀地客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春风、绿树、童稚、杜鹃、蜀客等形象,展现了自然和人文的和谐。诗人通过描写归家的蜀客的喜悦和平静的心境,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深情。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诗人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诗中的意象生动,语言简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整首诗词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送何遯山人归蜀》梅尧臣 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hé dùn shān rén guī shǔ
送何遯山人归蜀

chūn fēng rù shù lǜ, tóng zhì wàng chái fēi.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yuǎn hè dù juān xiǎng, qián shān shǔ kè guī.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dào jiā féng shè yàn, xià mǎ huàn zhēng yī.
到家逢社燕,下马澣征衣。
zhōng rì zì lín shuǐ, yīng zhī yǐ xī jī.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送何遯山人归蜀》专题为您介绍送何遯山人归蜀古诗,送何遯山人归蜀梅尧臣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