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四日与子华自内中归》 梅尧臣

君注起居同左史,我为委吏退延和。
共经南陌东风急,侧帽偷看意已多。
分类: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头像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五月十四日与子华自内中归》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五月十四日与子华自内中归》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君注起居同左史,
我为委吏退延和。
共经南陌东风急,
侧帽偷看意已多。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与友人子华在五月十四日一同从内中归来的场景。诗人梅尧臣与子华一起担任官职,他们共同经历了南陌上东风的急促吹拂。在回程的路上,诗人偷偷地侧目观察,发现了许多意味深长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友情和人生的思考。首句“君注起居同左史”,表明了作者与友人的亲密关系,他们共同承担起了管理国家事务的责任。第二句“我为委吏退延和”,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作为官员的职责的思考,他愿意退让和顺从,以维护和谐的工作环境。

接下来的两句“共经南陌东风急,侧帽偷看意已多”,通过描绘南陌上东风的急促吹拂,以及作者侧目观察的动作,展示了作者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和对细节的关注。这种细腻的观察力使得作者能够捕捉到更多的意义和感悟。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友情、职责和生活的思考。它展示了作者对细节的敏感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和人际关系的珍视。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五月十四日与子华自内中归》梅尧臣 拼音读音参考

wǔ yuè shí sì rì yǔ zi huá zì nèi zhōng guī
五月十四日与子华自内中归

jūn zhù qǐ jū tóng zuǒ shǐ, wǒ wèi wěi lì tuì yán hé.
君注起居同左史,我为委吏退延和。
gòng jīng nán mò dōng fēng jí, cè mào tōu kàn yì yǐ duō.
共经南陌东风急,侧帽偷看意已多。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五月十四日与子华自内中归》专题为您介绍五月十四日与子华自内中归古诗,五月十四日与子华自内中归梅尧臣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