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同》 梅尧臣

吾闻圣贤心,不限亲与疏。
义殊目前乖,道同异代俱。
尧舜及周孔,千载趋一途。
盗跖诮孔氏,弟子将党欤。
跖自驱其众,日念杀不辜。
河滨捧土人,海畔逐臭夫。
塞川岂量力,同趣即尔徒。
尔既不自过,反以此为纡。
分类: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头像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异同》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异同》这首诗词是宋代梅尧臣所作。诗中表达了圣贤的心境,不论亲疏,他们的心都是一样的。虽然他们的行为和立场有所不同,但他们的道是相同的,无论是在同一时代还是在不同的时代。诗中提到了尧、舜、周文王、孔子等圣贤,他们在千百年间都追求着同一个目标。然而,盗跖却嘲笑孔子的学说,他的弟子们也纷纷背离了孔子的思想。盗跖自己驱使着他的追随者,每天都想着杀害无辜的人。河滨的人们却捧土敬仰孔子,海边的人们却追随着那个臭名昭著的盗贼。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德和价值观的思考,以及对于人们行为的异同的观察。

中文译文:
吾听闻圣贤之心,不论亲疏。
他们的义与现实相悖,但道相同,无论时代。
尧、舜、周文王、孔子,千年来追求同一目标。
盗贼践踏孔子之学,弟子们何去何从?
盗贼自己驱使众人,每日思念杀戮无辜。
河滨之人敬仰孔子,海边之人追随臭名昭著。
塞川之力有何可量,同样的追求即使你也迷失。
你既然不自省,反而以此为依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圣贤和盗贼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德和价值观的思考。圣贤代表着高尚的品德和追求,他们的心境是纯粹的,不受亲疏之别的影响。他们虽然在行为和立场上有所不同,但他们的道是相同的,都追求着真理和善良。然而,盗贼代表着邪恶和堕落,他们背离了道德准则,以自私和暴力为导向。诗中的对比凸显了道德与非道德、善与恶之间的差异。

作者通过描绘盗贼践踏孔子之学和弟子们的背离,表达了对于道德败坏和价值观扭曲的忧虑。他对于盗贼的行为感到愤慨,同时也对于弟子们的背离感到失望。诗中的河滨人和海边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河滨人捧土敬仰孔子,代表着对道德和智慧的追求,而海边人追随盗贼,代表着对邪恶和暴力的崇拜。这种对比进一步强调了道德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整首诗词通过对圣贤、盗贼和他们的追随者的描写,以及对于道德和价值观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人性的观察和对于社会现象的反思。它提醒人们要坚守道德准则,追求真理和善良,不被邪恶和堕落所诱惑。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异同》梅尧臣 拼音读音参考

yì tóng
异同

wú wén shèng xián xīn, bù xiàn qīn yǔ shū.
吾闻圣贤心,不限亲与疏。
yì shū mù qián guāi, dào tóng yì dài jù.
义殊目前乖,道同异代俱。
yáo shùn jí zhōu kǒng, qiān zǎi qū yī tú.
尧舜及周孔,千载趋一途。
dào zhí qiào kǒng shì, dì zǐ jiāng dǎng yú.
盗跖诮孔氏,弟子将党欤。
zhí zì qū qí zhòng, rì niàn shā bù gū.
跖自驱其众,日念杀不辜。
hé bīn pěng tǔ rén, hǎi pàn zhú chòu fū.
河滨捧土人,海畔逐臭夫。
sāi chuān qǐ liàng lì, tóng qù jí ěr tú.
塞川岂量力,同趣即尔徒。
ěr jì bù zì guò, fǎn yǐ cǐ wéi yū.
尔既不自过,反以此为纡。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异同》专题为您介绍异同古诗,异同梅尧臣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