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陈五进士遗山水枕屏》 梅尧臣

妙画能成趣,溪山迥得君。
渔舟长映浦,岩树半藏云。
征雁无时没,横桥有处分。
数峰来枕席,曾不愧移文。
分类: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头像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答陈五进士遗山水枕屏》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答陈五进士遗山水枕屏》是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妙画能成趣,溪山迥得君。
渔舟长映浦,岩树半藏云。
征雁无时没,横桥有处分。
数峰来枕席,曾不愧移文。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山水画,以回答陈五进士送来的山水枕屏。诗人通过描绘画面中的细节,表达了对陈五进士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赏析:
诗词以妙画开篇,表达了画作的精妙之处,将读者引入了一个美妙的境界。接着,诗人描述了溪山的景色,溪水和山峰相互映衬,给人以迥然不同的感受。渔舟在水中长久停留,岩石上的树木半隐在云雾之中,给人以宁静和神秘的感觉。

诗中提到的征雁无时没,横桥有处分,表达了自然景观的变幻和独特之处。征雁的飞行时刻不断变化,而横桥则在特定位置上分割了景色,给人以独特的观赏体验。

最后,诗人提到数峰来枕席,曾不愧移文,表达了对陈五进士送来的山水枕屏的赞赏之情。诗人将这幅画作比喻为枕席,表示它的美妙和珍贵,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陈五进士的感激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山水画作,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陈五进士的感激之情,展示了诗人对美的敏感和对艺术的热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答陈五进士遗山水枕屏》梅尧臣 拼音读音参考

dá chén wǔ jìn shì yí shān shuǐ zhěn píng
答陈五进士遗山水枕屏

miào huà néng chéng qù, xī shān jiǒng dé jūn.
妙画能成趣,溪山迥得君。
yú zhōu zhǎng yìng pǔ, yán shù bàn cáng yún.
渔舟长映浦,岩树半藏云。
zhēng yàn wú shí méi, héng qiáo yǒu chǔ fēn.
征雁无时没,横桥有处分。
shù fēng lái zhěn xí, céng bù kuì yí wén.
数峰来枕席,曾不愧移文。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答陈五进士遗山水枕屏》专题为您介绍答陈五进士遗山水枕屏古诗,答陈五进士遗山水枕屏梅尧臣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