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吴冲卿新葺南斋》 梅尧臣

移病新秋厌直庐,自将僮仆治前除。
已栽楚客江边草,不学严陵濑上鱼。
红穗拂栏何蒨粲,绿丛无水亦萧疏。
从今有月君须饮,况与朋亲共舍居。
分类: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头像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依韵和吴冲卿新葺南斋》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依韵和吴冲卿新葺南斋》是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移病新秋厌直庐,
自将僮仆治前除。
已栽楚客江边草,
不学严陵濑上鱼。
红穗拂栏何蒨粲,
绿丛无水亦萧疏。
从今有月君须饮,
况与朋亲共舍居。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梅尧臣在新秋时节因病迁居南斋的情景。他厌倦了原来的住所,决定自己动手整修新居,并且派遣仆人清理旧居。他已经种植了江边的楚草,不再学习严陵那样的水中生物。红色的穗子轻拂着栏杆,显得十分美丽,而绿色的丛林虽然没有水的滋润,但也显得宁静而疏朗。从现在开始,他要与朋友和亲人一起共同居住,共享月夜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写作者迁居南斋的场景为主线,通过对居所、植物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新生活的向往和期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诗词更加生动有趣。

首先,作者通过描述自己厌倦了原来的住所,决定迁居南斋,表达了对新生活的渴望和对旧生活的不满。这种情感转变在诗中通过对直庐和南斋的对比来体现。

其次,作者运用了植物的形象来丰富诗意。他已经种植了江边的楚草,这不仅是为了美化居所,也象征着他对新生活的希望和向往。同时,他提到不学严陵濑上鱼,表达了自己不再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而是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最后,作者通过描绘红穗拂栏和绿丛无水的景象,展示了新居的美丽和宁静。红穗拂栏的形象生动而美丽,绿丛无水的景象则给人以宁静和萧疏之感。这些景象与作者追求的舒适和宁静的生活态度相呼应。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情感的描绘为主线,通过对居所、植物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诗词更加生动有趣,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依韵和吴冲卿新葺南斋》梅尧臣 拼音读音参考

yī yùn hé wú chōng qīng xīn qì nán zhāi
依韵和吴冲卿新葺南斋

yí bìng xīn qiū yàn zhí lú, zì jiāng tóng pú zhì qián chú.
移病新秋厌直庐,自将僮仆治前除。
yǐ zāi chǔ kè jiāng biān cǎo, bù xué yán líng lài shàng yú.
已栽楚客江边草,不学严陵濑上鱼。
hóng suì fú lán hé qiàn càn, lǜ cóng wú shuǐ yì xiāo shū.
红穗拂栏何蒨粲,绿丛无水亦萧疏。
cóng jīn yǒu yuè jūn xū yǐn, kuàng yǔ péng qīn gòng shě jū.
从今有月君须饮,况与朋亲共舍居。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依韵和吴冲卿新葺南斋》专题为您介绍依韵和吴冲卿新葺南斋古诗,依韵和吴冲卿新葺南斋梅尧臣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