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杂咏 灵岩寺》 高启

闲上香台望下方,渔村樵坞尽苍苍。
倾城人远苔生径,归寺僧稀叶满廊。
云散池边留塔影,雨来阁外失湖光。
废兴皆幻何须问,独自吟诗送夕阳。
分类:

作者简介(高启)

高启头像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姑苏杂咏 灵岩寺》高启 翻译、赏析和诗意

《姑苏杂咏 灵岩寺》是明代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闲上香台望下方,
渔村樵坞尽苍苍。
倾城人远苔生径,
归寺僧稀叶满廊。
云散池边留塔影,
雨来阁外失湖光。
废兴皆幻何须问,
独自吟诗送夕阳。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灵岩寺的景色和作者的心境。诗人站在香台上,俯瞰着下方的渔村和樵坞,远处的倾城人已经离去,小径上的苔藓生长茂盛,寺庙里的僧人稀少,廊道上的叶子满满地铺满。云散时,池塘边留下了塔影,雨来时,阁外的湖光消失了。诗人认为废兴都是虚幻的,不值得追问,他独自吟诗,送走夕阳。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灵岩寺的景色和诗人的心情。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渔村和樵坞的苍苍景色,倾城人的远离,寺庙的荒凉,都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诗人通过对云散、雨来的描写,表达了对变幻无常的世界的看透和超脱。最后,诗人独自吟诗,送走夕阳,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立和对命运的超越。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线,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示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同时,诗人运用了对比和意象的手法,使诗词更加生动有力。这首诗词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示了明代诗人高启的才华和对人生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姑苏杂咏 灵岩寺》高启 拼音读音参考

gū sū zá yǒng líng yán sì
姑苏杂咏 灵岩寺

xián shàng xiāng tái wàng xià fāng, yú cūn qiáo wù jǐn cāng cāng.
闲上香台望下方,渔村樵坞尽苍苍。
qīng chéng rén yuǎn tái shēng jìng, guī sì sēng xī yè mǎn láng.
倾城人远苔生径,归寺僧稀叶满廊。
yún sàn chí biān liú tǎ yǐng, yǔ lái gé wài shī hú guāng.
云散池边留塔影,雨来阁外失湖光。
fèi xìng jiē huàn hé xū wèn, dú zì yín shī sòng xī yáng.
废兴皆幻何须问,独自吟诗送夕阳。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姑苏杂咏 灵岩寺》专题为您介绍姑苏杂咏 灵岩寺古诗,姑苏杂咏 灵岩寺高启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