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宿行营舟中二首》 高启

角声未起大星低,夜静寒营独马嘶。
树叶萧萧霜后堞,河流汩汩露中堤。
一军睡枕谁能稳,数里归舟自欲迷。
起望此时忧更切,边烽不隔远峰西。
分类:

作者简介(高启)

高启头像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暂宿行营舟中二首》高启 翻译、赏析和诗意

《暂宿行营舟中二首》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角声未起大星低,
夜静寒营独马嘶。
树叶萧萧霜后堞,
河流汩汩露中堤。
一军睡枕谁能稳,
数里归舟自欲迷。
起望此时忧更切,
边烽不隔远峰西。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暂时驻扎在行营舟中的场景。夜晚,角声未响,大星低垂,寂静的夜晚中,冷营中的孤独马嘶声回荡。树叶在霜后萧瑟地飘落,河水在露水中汩汩流淌。在这个环境中,一个军队在睡梦中,没有人能够安稳地枕着枕头,数里之外的归舟之路似乎迷失了方向。作者在这个时刻抬头望去,忧虑感更加深刻,边烽的烽火并没有隔断远方的西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夜晚行营的景象,通过描写自然环境和军队的状态,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虑和不安。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角声、大星、树叶、河流等,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作者通过描写军队的睡眠状态和迷失的方向,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和对边疆战事的关注。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独特,展现了明代时期边塞军队的艰苦生活和战争的残酷现实。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暂宿行营舟中二首》高启 拼音读音参考

zàn sù xíng yíng zhōu zhōng èr shǒu
暂宿行营舟中二首

jiǎo shēng wèi qǐ dà xīng dī, yè jìng hán yíng dú mǎ sī.
角声未起大星低,夜静寒营独马嘶。
shù yè xiāo xiāo shuāng hòu dié, hé liú gǔ gǔ lù zhōng dī.
树叶萧萧霜后堞,河流汩汩露中堤。
yī jūn shuì zhěn shuí néng wěn, shù lǐ guī zhōu zì yù mí.
一军睡枕谁能稳,数里归舟自欲迷。
qǐ wàng cǐ shí yōu gèng qiè, biān fēng bù gé yuǎn fēng xī.
起望此时忧更切,边烽不隔远峰西。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暂宿行营舟中二首》专题为您介绍暂宿行营舟中二首古诗,暂宿行营舟中二首高启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