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叶卿还陇西公幕兼简周军咨》 高启

落石关城动鼓笳,远游怜汝尚无涯。
壮身谩托三公府,归梦难寻万里家。
投驿暮山灯照叶,待潮秋渡棹粘沙。
军中记室能相问,只说愁吟对菊花。
分类:

作者简介(高启)

高启头像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送叶卿还陇西公幕兼简周军咨》高启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叶卿还陇西公幕兼简周军咨》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落石关城动鼓笳,
远游怜汝尚无涯。
壮身谩托三公府,
归梦难寻万里家。
投驿暮山灯照叶,
待潮秋渡棹粘沙。
军中记室能相问,
只说愁吟对菊花。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送别叶卿归陇西公幕兼简周军咨的情景。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叶卿远行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心境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夜晚投宿的景象,以及等待潮水退去才能渡河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在旅途中的孤寂和不安。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送别的场景,通过描写具体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中的"落石关城动鼓笳"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送别的热闹场面,表达了诗人对叶卿的怀念之情。"壮身谩托三公府,归梦难寻万里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投驿暮山灯照叶,待潮秋渡棹粘沙"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寂和不安,以及等待的漫长。最后两句"军中记室能相问,只说愁吟对菊花"则表达了诗人在军中的心情,以及对菊花的倾诉。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叶卿的思念、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在旅途中的孤寂和不安之情,展现了明代士人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送叶卿还陇西公幕兼简周军咨》高启 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yè qīng hái lǒng xī gōng mù jiān jiǎn zhōu jūn zī
送叶卿还陇西公幕兼简周军咨

luò shí guān chéng dòng gǔ jiā, yuǎn yóu lián rǔ shàng wú yá.
落石关城动鼓笳,远游怜汝尚无涯。
zhuàng shēn mán tuō sān gōng fǔ, guī mèng nán xún wàn lǐ jiā.
壮身谩托三公府,归梦难寻万里家。
tóu yì mù shān dēng zhào yè, dài cháo qiū dù zhào zhān shā.
投驿暮山灯照叶,待潮秋渡棹粘沙。
jūn zhōng jì shì néng xiāng wèn, zhǐ shuō chóu yín duì jú huā.
军中记室能相问,只说愁吟对菊花。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送叶卿还陇西公幕兼简周军咨》专题为您介绍送叶卿还陇西公幕兼简周军咨古诗,送叶卿还陇西公幕兼简周军咨高启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