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秋兴次谢太史韵》 高启

柳外秋风起御河,京华客子意如何。
伎同北郭知应滥,俸比东方愧已多。
梁寺钟来残月落,汉宫砧断早鸿过。
不材幸得同趋阙,几度珊珊候晓珂。
分类:

作者简介(高启)

高启头像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京师秋兴次谢太史韵》高启 翻译、赏析和诗意

《京师秋兴次谢太史韵》是明代诗人高启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柳外秋风起御河,
京华客子意如何。
伎同北郭知应滥,
俸比东方愧已多。

梁寺钟来残月落,
汉宫砧断早鸿过。
不材幸得同趋阙,
几度珊珊候晓珂。

中文译文:
秋天的风吹拂着柳树,御河畔的景色美丽。身为京华的游子,心中的思绪如何呢?才艺与北郭的知名度相比,显得有些不足,官俸与东方的贤士相比,更是感到惭愧。

梁寺的钟声传来,残月渐落,汉宫的砧杵声断续,早起的鸿雁已经飞过。虽然自己才华不足,但幸运地得到了同趋朝廷的机会,多次期待着早晨的珂珂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京师(即北京)的秋天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高启对自身才华和地位的思考和感慨。

诗中的柳外秋风、御河、梁寺钟声等描绘了京师秋天的美景,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流转。而诗人则以京华客子的身份,表达了对自己才艺和地位的思考。他自谦才艺不及北郭(指北郭冯翊,当时有名的才子),官俸也不如东方贤士,感到自己的不足和愧疚。

然而,诗人也有幸得到了同趋朝廷的机会,多次期待着早晨的珂珂声(指朝廷的早朝),这表明他对于自己的才华和地位仍然抱有一定的期待和希望。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个人经历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才华和地位的思考和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京师秋兴次谢太史韵》高启 拼音读音参考

jīng shī qiū xìng cì xiè tài shǐ yùn
京师秋兴次谢太史韵

liǔ wài qiū fēng qǐ yù hé, jīng huá kè zi yì rú hé.
柳外秋风起御河,京华客子意如何。
jì tóng běi guō zhī yīng làn, fèng bǐ dōng fāng kuì yǐ duō.
伎同北郭知应滥,俸比东方愧已多。
liáng sì zhōng lái cán yuè luò, hàn gōng zhēn duàn zǎo hóng guò.
梁寺钟来残月落,汉宫砧断早鸿过。
bù cái xìng de tóng qū quē, jǐ dù shān shān hòu xiǎo kē.
不材幸得同趋阙,几度珊珊候晓珂。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京师秋兴次谢太史韵》专题为您介绍京师秋兴次谢太史韵古诗,京师秋兴次谢太史韵高启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