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 刘克庄

阴德必食阳报,忮心终为馁魂。
智伯死而无后,愚公子又生孙。
分类:

作者简介(刘克庄)

刘克庄头像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刘克庄 翻译、赏析和诗意

《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对智慧与愚昧的对比。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

阴德必食阳报,
忮心终为馁魂。
智伯死而无后,
愚公子又生孙。

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阴德、忮心、智慧和愚昧等概念的对比,探讨了人生的因果和命运。首先,诗中提到了"阴德必食阳报",意味着积累善行的人最终会得到回报。这表达了作者对善行和正义的认同,认为善良的行为会得到应有的回报。

接着,诗中提到了"忮心终为馁魂",暗示着心怀邪念和贪婪的人最终会受到惩罚。这种贪婪和邪念会导致灵魂的饥饿和空虚。作者通过这句话警示人们要远离贪婪和邪念,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然后,诗中提到了"智伯死而无后,愚公子又生孙",暗示了智慧和愚昧的对比。智伯是指智伯娶妻无子,而愚公子则是指愚昧的人却能生育后代。这种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智慧和知识的重视,认为智慧是一种宝贵的财富,而愚昧则是一种可悲的状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善恶、智慧和愚昧等概念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命运和道德选择的思考。它提醒人们要追求善行和智慧,避免贪婪和愚昧的陷阱,以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刘克庄 拼音读音参考

dōng yè dú jī àn jiàn zá shū dé liù yán èr shí shǒu
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

yīn dé bì shí yáng bào, zhì xīn zhōng wèi něi hún.
阴德必食阳报,忮心终为馁魂。
zhì bó sǐ ér wú hòu, yú gōng zǐ yòu shēng sūn.
智伯死而无后,愚公子又生孙。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专题为您介绍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古诗,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刘克庄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