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记六言五首》 刘克庄

移了太行王屋,飞上钧天帝居。
黠子尽沦鬼录,敢儿方读仙书。
分类:

作者简介(刘克庄)

刘克庄头像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杂记六言五首》刘克庄 翻译、赏析和诗意

《杂记六言五首》是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移了太行王屋,
飞上钧天帝居。
黠子尽沦鬼录,
敢儿方读仙书。

译文:
移动了太行山下的平房,
飞升至天帝玉皇的居所。
智者都被记录在鬼神的册子中,
敢勇的孩童方才能阅读仙人的经书。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奇妙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智慧和勇气的赞美。诗中的太行山被移动,平凡的房屋被抬升到天帝的居所,象征着人们通过智慧和勇气可以超越凡俗的境界,接近仙人的世界。诗中的黠子和敢儿分别代表着智者和勇者,他们是被记录在鬼神册子中的人物,具有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只有他们才能够阅读仙人的经书,获得超凡的智慧和力量。

赏析:
这首诗词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个神奇的场景,展示了智慧和勇气在人生中的重要性。作者通过将太行山和天帝的居所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对比。太行山作为一座普通的山脉,代表着尘世间的平凡和世俗;而天帝的居所则象征着超越凡尘的仙人世界。这种对比突出了智者和勇者的特殊地位,他们通过超脱尘世的智慧和勇气,能够接近仙人的境界。

诗中的黠子和敢儿是作者赋予的形象化的人物,他们代表了智慧和勇气。作者表达了对这两种品质的肯定和赞美,认为只有拥有智慧和勇气的人才能够领悟仙人的经书,获得超凡的智慧和力量。这种赞美也可以理解为对智者和勇者的鼓励,鼓励人们追求智慧,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夸张和想象的手法,表达了智慧和勇气在人生中的重要性,赞美了那些具有智慧和勇气的人。通过对比山与天帝的居所,诗人展示了超越凡俗的境界,并鼓励人们追求智慧和勇气,追寻超凡的人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杂记六言五首》刘克庄 拼音读音参考

zá jì liù yán wǔ shǒu
杂记六言五首

yí le tài xíng wáng wū, fēi shàng jūn tiān dì jū.
移了太行王屋,飞上钧天帝居。
xiá zi jǐn lún guǐ lù, gǎn ér fāng dú xiān shū.
黠子尽沦鬼录,敢儿方读仙书。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杂记六言五首》专题为您介绍杂记六言五首古诗,杂记六言五首刘克庄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