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老六言十首》 刘克庄

九万里抟而上,三千秋鸣相酬。
未免为二蠱笑,谁能作双鸟囚。
分类:

作者简介(刘克庄)

刘克庄头像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释老六言十首》刘克庄 翻译、赏析和诗意

《释老六言十首》是刘克庄的一首诗词,创作于宋代。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九万里抟而上,
三千秋鸣相酬。
未免为二蠱笑,
谁能作双鸟囚。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表达对自然界变化的思考,提出了一种哲学观点。诗人以九万里的高山和三千年的历史作为象征,探讨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化。他认为,面对人生中的困境和不幸,我们不能像笑话虫蛊一样轻视自己,而是应该以一种自由自在的态度面对困境。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典型的六言绝句的形式,字句简练而有力。诗人通过抽象的意象和象征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悟。

首句"九万里抟而上",以高山的高度来象征人生的起伏和跃升,表达了对人生上升和追求的渴望。

接着的"三千秋鸣相酬",将时间的长河与鸟鸣相对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积淀。这句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历史的长久,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时间的思考。

第三句"未免为二蠱笑",以虫蛊的微小和可笑来比喻人生中的困境和不幸,暗示了困境并不足以让人自嘲和放弃。

最后一句"谁能作双鸟囚",表达了对自由和追求的向往。通过将鸟囚与自由的双鸟对立,诗人表达了对束缚和限制的反抗,呼吁人们追求自由和解放。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自由追求的渴望。同时,通过象征和隐喻的运用,使诗词具有哲理性和思想深度,使读者在品味中得到启发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老六言十首》刘克庄 拼音读音参考

shì lǎo liù yán shí shǒu
释老六言十首

jiǔ wàn lǐ tuán ér shàng, sān qiān qiū míng xiāng chóu.
九万里抟而上,三千秋鸣相酬。
wèi miǎn wèi èr gǔ xiào, shuí néng zuò shuāng niǎo qiú.
未免为二蠱笑,谁能作双鸟囚。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释老六言十首》专题为您介绍释老六言十首古诗,释老六言十首刘克庄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