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寒食》 于鹄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
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
分类:

作者简介(于鹄)

于鹄,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襄阳寒食》于鹄 翻译、赏析和诗意

《襄阳寒食》是唐代诗人于鹄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通过描绘襄阳城寒食节的景色,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烟水初销见万家”描述了襄阳城外的雾霭刚刚散去,春天的景象逐渐显现,并且可以看到万家的炊烟。这一景象生动地展现了春天来临的盛景。

“东风吹柳万条斜”的描写则突出了春天的气息。东风带来了柔软的春风,吹得垂柳婆娑摇曳。通过描绘垂柳的景象,诗人将春天的柔美与活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最后两句“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诗人将目光从自然景色转向人物情感。大堤的美景吸引着诗人,然而他却没有人可以陪伴他一同登上大堤,继而表达对亲友的思念之情。马踏春泥,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回忆,也隐含着忍不住心中情感的泛滥。

诗歌的中文译文为:
烟水初散显万家,
东风吹柳万条斜。
大堤之上谁相伴,
马蹄踏过春泥花。

《襄阳寒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自然元素,诗人展现了春天带来的活力和美好。然而,诗人在描写中也透露了一丝寂寞和无奈,因为无人陪伴、只能一个人回忆家乡的感觉。整首诗词既有豪情壮志,又带有些许忧伤,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回味之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襄阳寒食》于鹄 拼音读音参考

xiāng yáng hán shí
襄阳寒食

yān shuǐ chū xiāo jiàn wàn jiā, dōng fēng chuī liǔ wàn tiáo xié.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
dà dī yù shàng shuí xiāng bàn, mǎ tà chūn ní bàn shì huā.
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襄阳寒食》专题为您介绍襄阳寒食古诗,襄阳寒食于鹄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