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事三绝》 刘克庄

蜀相昔曾耕渭上,汉家今有籴湟中。
唱筹但欲令边实,悬罄谁知虑国空。
分类:

作者简介(刘克庄)

刘克庄头像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书事三绝》刘克庄 翻译、赏析和诗意

《书事三绝》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刘克庄。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蜀相昔曾耕渭上,
汉家今有籴湟中。
唱筹但欲令边实,
悬罄谁知虑国空。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政治和军事状况的关切和忧虑。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对蜀相和汉家两个历史时期的对比,揭示了当时国家的困境和作者的忧虑。蜀相指的是刘备,他曾经治理蜀地时耕种渭水之畔,体现了一种艰辛的劳作和治国之道。而汉家指的是宋代,表达了当时的国家现状。诗中提到了籴湟,意味着国家为了边疆的实际需要而进行粮食调配。然而,尽管如此,诗中唱筹的努力也只是为了边疆的实际需要,而空虚的国家内政和虚耗的国力却无人关注。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境况的担忧和对治国之道的思考。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当下现实的观察,诗人揭示了国家内政的荒废和对国家利益的忽视。诗中使用了"唱筹"和"悬罄"这两个形象的词语,形象地揭示了国家的困境和国家政治的空虚。整首诗笔调严肃,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展示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切和对国家治理的思索。

这首诗词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对比,通过简练而有力的语言,传递了作者对国家政治和军事状况的忧虑和对治国之道的思考。它展示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时代氛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书事三绝》刘克庄 拼音读音参考

shū shì sān jué
书事三绝

shǔ xiàng xī céng gēng wèi shàng, hàn jiā jīn yǒu dí huáng zhōng.
蜀相昔曾耕渭上,汉家今有籴湟中。
chàng chóu dàn yù lìng biān shí, xuán qìng shéi zhī lǜ guó kōng.
唱筹但欲令边实,悬罄谁知虑国空。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书事三绝》专题为您介绍书事三绝古诗,书事三绝刘克庄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