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漈草堂》 刘克庄

岭绝瀑源穷,曾于此筑宫。
得知千载上,因住万山中。
废址苔荒尽,遗书电取空。
高皇南渡始,却议及招弓。
分类:

作者简介(刘克庄)

刘克庄头像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夹漈草堂》刘克庄 翻译、赏析和诗意

《夹漈草堂》是宋代刘克庄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岭绝瀑源穷,
曾于此筑宫。
得知千载上,
因住万山中。
废址苔荒尽,
遗书电取空。
高皇南渡始,
却议及招弓。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座位于山中的草堂。诗人说这里的山岭高耸,瀑布的源头也很险峻。他曾经在这里修建过一座宫殿,但如今已经废弃荒凉。尽管如此,这座草堂仍然寄托着千年的历史。它位于万山之中,成为了山中的居所。废弃的宫殿上长满了青苔,留下的书信已经被时间消磨得无影无踪。诗的最后两句提到了高皇南渡的历史事件,以及对招募弓箭手的讨论。

赏析:
这首诗以山水之景为背景,通过描绘废弃的草堂,展现了岁月流转、兴衰更替的主题。诗人通过山岭和瀑布的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恢弘,与宫殿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宫殿废弃、书信消逝的描写,表达了兴盛和辉煌都是短暂的,时间会将一切抹平。诗人通过描写这座草堂的历史和废墟,强调了人事易逝、物是人非的哀思。

最后两句提到了高皇南渡和招募弓箭手的事件,与前文的山水景观形成了对比。这种对比使诗词增添了一丝历史意味和政治色彩,暗示了诗人对时局的关注和对国家兴衰命运的思考。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兴衰和时代变迁的感慨,通过山水景观和历史事件的对比,表达了岁月更替、兴盛衰落的主题,以及人事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夹漈草堂》刘克庄 拼音读音参考

jiā jì cǎo táng
夹漈草堂

lǐng jué pù yuán qióng, céng yú cǐ zhù gōng.
岭绝瀑源穷,曾于此筑宫。
dé zhī qiān zǎi shàng, yīn zhù wàn shān zhōng.
得知千载上,因住万山中。
fèi zhǐ tái huāng jǐn, yí shū diàn qǔ kōng.
废址苔荒尽,遗书电取空。
gāo huáng nán dù shǐ, què yì jí zhāo gōng.
高皇南渡始,却议及招弓。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夹漈草堂》专题为您介绍夹漈草堂古诗,夹漈草堂刘克庄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