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一百首·陶渊明》 刘克庄

卜筑堪容膝,休官免折腰。
宁书处士卒,不践寄奴朝。
分类:

作者简介(刘克庄)

刘克庄头像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杂咏一百首·陶渊明》刘克庄 翻译、赏析和诗意

这首诗词是刘克庄的《杂咏一百首·陶渊明》,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卜筑堪容膝,休官免折腰。
宁书处士卒,不践寄奴朝。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陶渊明的高尚品质和追求自由的精神。陶渊明是东晋末年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以诗文才华和廉洁正直而闻名。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的敬佩和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当前时代社会的不满和对奴役的反思。

赏析:
1. 第一句“卜筑堪容膝”,表达了陶渊明的高尚品质。陶渊明卜筑山居,意味着他选择了离开尘世的官场,选择了清静的田园生活。他的思想和行为超越了功名利禄的追求,更注重内心的修养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2. 第二句“休官免折腰”,表明陶渊明不愿意低头屈膝,不愿意在权势面前妥协和屈从。他选择了辞官,不再为权贵效命,这种选择彰显了他对自由和独立思考的追求。他宁愿过简朴的生活,也不愿意沦为权力的奴隶。

3. 第三句“宁书处士卒”,描绘了陶渊明坚守自己的志向和原则。陶渊明宁愿写给志同道合的士人,而不向统治者逢迎。他的诗文成为自由思想的表达和精神寄托,不受权势的干扰和操控。

4. 最后一句“不践寄奴朝”,表明陶渊明拒绝参与当时政治的腐败和陷阱。他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愿为奴役的朝廷效力。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陶渊明坚守理想和原则的赞美,也暗示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愤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陶渊明高尚品质和追求自由精神的赞美。通过对陶渊明的描写,作者表达了对权势和奴役的反思,呼唤人们独立思考、追求真理和自由的精神。这首诗词也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价值观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杂咏一百首·陶渊明》刘克庄 拼音读音参考

zá yǒng yī bǎi shǒu táo yuān míng
杂咏一百首·陶渊明

bo zhù kān róng xī, xiū guān miǎn zhé yāo.
卜筑堪容膝,休官免折腰。
níng shū chǔ shì zú, bù jiàn jì nú cháo.
宁书处士卒,不践寄奴朝。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杂咏一百首·陶渊明》专题为您介绍杂咏一百首·陶渊明古诗,杂咏一百首·陶渊明刘克庄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