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秦纪七绝》 刘克庄

秦贱儒冠贵鞅斯,士生此际命如丝。
可怜聚议骊山下,骈首趋坑尚未知。
分类:

作者简介(刘克庄)

刘克庄头像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读秦纪七绝》刘克庄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读秦纪七绝》是刘克庄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秦贱儒冠贵鞅斯,
士生此际命如丝。
可怜聚议骊山下,
骈首趋坑尚未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秦朝时期士人的困境和无奈。秦朝时,贵族文化被贬斥,儒者被视为低贱的人,反而军功将领贵为一时之冠。士人在这个时代命运如同丝线般脆弱,他们聚集在骊山下议论时事,但他们的前途命运仍然未知,他们只能鞠躬尽瘁地奔赴可能的陷阱。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秦朝时期士人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时代的痛惜和对士人命运的关切。诗中使用了简练而富有意象的语言,将贵族和儒者的差距形象地表现出来。诗词中的"贱儒"和"贵鞅斯"对比鲜明,凸显了士人的被贬低和军功将领的崇高地位。"命如丝"则形象地表达了士人的命运脆弱和不确定性。最后两句"可怜聚议骊山下,骈首趋坑尚未知"则表达了士人们在时代的逼迫下,只能虽然心存忧虑,但仍然义无反顾地前行,尽管他们并不知道前方的陷阱。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士人命运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们的无奈。它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士人的坚韧和不屈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时代的思考和对士人们的同情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秦纪七绝》刘克庄 拼音读音参考

dú qín jì qī jué
读秦纪七绝

qín jiàn rú guān guì yāng sī, shì shēng cǐ jì mìng rú sī.
秦贱儒冠贵鞅斯,士生此际命如丝。
kě lián jù yì lí shān xià, pián shǒu qū kēng shàng wèi zhī.
可怜聚议骊山下,骈首趋坑尚未知。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读秦纪七绝》专题为您介绍读秦纪七绝古诗,读秦纪七绝刘克庄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