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一百首·蒙恬》 刘克庄

绝漠功虽大,长城怨亦深。
但知伤地脉,不悟失人心。
分类:

作者简介(刘克庄)

刘克庄头像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杂咏一百首·蒙恬》刘克庄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杂咏一百首·蒙恬》

绝漠功虽大,长城怨亦深。
但知伤地脉,不悟失人心。

中文译文:
虽然蒙恬的功业广泛而卓越,但他对于修筑长城的怨愤同样深沉。
他只是了解到了伤害土地的利益,却没有认识到失去了人民的心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刘克庄创作的《杂咏一百首》中的一篇,描写了蒙恬在修筑长城过程中的心境和遗憾。蒙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和工程师,他在修筑长城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但他的心中却充满了怨愤。

首句“绝漠功虽大,长城怨亦深”表达了蒙恬对自己在修建长城方面的伟大功绩的认可,但同时也表明他对于修筑长城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和不如意的遭遇感到深深的怨愤。长城作为中国古代的防御工程,修筑过程艰苦而艰辛,蒙恬对此深有体会。

第二句“但知伤地脉,不悟失人心”则表达了蒙恬在修筑长城的过程中只关注了对土地的伤害,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和信任。他在保卫国家安全的同时,却忽略了人民的利益和情感,这让他感到后悔和遗憾。

整首诗词通过对蒙恬的心境和反思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英雄人物的复杂内心和对自身所做之事的矛盾情感。蒙恬虽然有伟大的功绩,但他也付出了代价,并对自己的选择和行为产生了反思。这首诗词通过表达蒙恬的内心矛盾,呈现了人物形象的丰满性和思想深度,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性和历史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杂咏一百首·蒙恬》刘克庄 拼音读音参考

zá yǒng yī bǎi shǒu méng tián
杂咏一百首·蒙恬

jué mò gōng suī dà, cháng chéng yuàn yì shēn.
绝漠功虽大,长城怨亦深。
dàn zhī shāng dì mài, bù wù shī rén xīn.
但知伤地脉,不悟失人心。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杂咏一百首·蒙恬》专题为您介绍杂咏一百首·蒙恬古诗,杂咏一百首·蒙恬刘克庄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