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介甫》 王令

已推事业皆归命,空有文章自满家。
借使牛羊虽有责,岂于凤鸟独无嗟。
人留孟子皆非道,客议扬雄正自哗。
贤哲相望每千古,得逢犹说与时差。
分类:

作者简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寄介甫》王令 翻译、赏析和诗意

《寄介甫》是一首宋代王令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已推事业皆归命,
空有文章自满家。
借使牛羊虽有责,
岂于凤鸟独无嗟。
人留孟子皆非道,
客议扬雄正自哗。
贤哲相望每千古,
得逢犹说与时差。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境遇和时代风气的思考。作者感慨自己在推行事业时,所有的成果和努力都归于命运的安排,而自己所拥有的才华和文章却只是满足于家庭的安逸。作者认为,即使是牛羊也有各自的责任和使命,那么凤鸟作为美丽的存在,难道就没有遗憾吗?作者认为留下来的人们,即使是像孟子这样的圣人,也未必能够完全把握道义;而客人们议论的是扬雄这样的文学家,他们的评论也只是在争议中不断。真正的贤哲相互期待,他们的思想和见解可以流传千古,但即便相遇,他们与时代的差距依然存在。

赏析:
这首诗以自省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命运和时代风气的独特见解。诗中通过对比牛羊和凤鸟的责任和遗憾,以及对留存于世的人物和时代评论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对人生、事业和时代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通过对事物的反差和对比,凸显了作者对自身和时代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启迪。同时,诗中所表达的对贤哲的期许和对时代差距的认识也具有普遍意义,引发读者对于个人奋斗与时代责任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寄介甫》王令 拼音读音参考

jì jiè fǔ
寄介甫

yǐ tuī shì yè jiē guī mìng, kōng yǒu wén zhāng zì mǎn jiā.
已推事业皆归命,空有文章自满家。
jiè shǐ niú yáng suī yǒu zé, qǐ yú fèng niǎo dú wú jiē.
借使牛羊虽有责,岂于凤鸟独无嗟。
rén liú mèng zǐ jiē fēi dào, kè yì yáng xióng zhèng zì huā.
人留孟子皆非道,客议扬雄正自哗。
xián zhé xiāng wàng měi qiān gǔ, dé féng yóu shuō yǔ shí chà.
贤哲相望每千古,得逢犹说与时差。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寄介甫》专题为您介绍寄介甫古诗,寄介甫王令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