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热》 王令

土燥木根焦,禽穷自拔毛。
龙遗赤日走,天避火云高。
虎惧千山炽,鲸忧四海熬。
风微不饱腹,蝉亦为身号。
分类:

作者简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苦热》王令 翻译、赏析和诗意

《苦热》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王令。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

土燥木根焦,
禽穷自拔毛。
龙遗赤日走,
天避火云高。
虎惧千山炽,
鲸忧四海熬。
风微不饱腹,
蝉亦为身号。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炎热的景象以及由此带来的动物和自然界的困境。诗中用意象来表达炎热的程度,以及受到炎热影响的生物的痛苦和焦虑。

赏析:
《苦热》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出酷热天气对自然界的残酷影响。首两句"土燥木根焦,禽穷自拔毛"描述了土地干燥,植物干枯,甚至鸟禽因为炎热而自发拔毛。接着的两句"龙遗赤日走,天避火云高"表达了炎热的强烈,龙不得不躲避灼热的阳光,天空也因为高温而形成遮蔽的云层。

接下来的两句"虎惧千山炽,鲸忧四海熬"表现了动物们在炎热的环境下的困境。即使是强大的虎也害怕山林的高温,庞大的鲸鱼也忧心忡忡地面对四海的高温。

最后的两句"风微不饱腹,蝉亦为身号"表明即使微风吹来,也无法给人们带来凉爽,蝉也因为高温而发出响亮的鸣叫。

整首诗以极简的语言揭示了炎热天气对自然界的破坏和动物们的苦痛,给人以深深的触动。通过这种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对动物生存困境的关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苦热》王令 拼音读音参考

kǔ rè
苦热

tǔ zào mù gēn jiāo, qín qióng zì bá máo.
土燥木根焦,禽穷自拔毛。
lóng yí chì rì zǒu, tiān bì huǒ yún gāo.
龙遗赤日走,天避火云高。
hǔ jù qiān shān chì, jīng yōu sì hǎi áo.
虎惧千山炽,鲸忧四海熬。
fēng wēi bù bǎo fù, chán yì wèi shēn hào.
风微不饱腹,蝉亦为身号。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苦热》专题为您介绍苦热古诗,苦热王令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