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中懒出》 王令

暑云无雨易飞扬,旱日当天不可望。
浪走俗尘无远到,不如嘉树坐余凉。
已嫌风少难平暑,更被蝉饥取实肠。
梦到周公才我事,如何陶令说羲皇。
分类:

作者简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暑中懒出》王令 翻译、赏析和诗意

《暑中懒出》是宋代诗人王令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暑云无雨易飞扬,
旱日当天不可望。
浪走俗尘无远到,
不如嘉树坐余凉。
已嫌风少难平暑,
更被蝉饥取实肠。
梦到周公才我事,
如何陶令说羲皇。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酷热的夏天中,作者宁愿懒散地待在家中,享受清凉的树荫,也不愿出门。诗中抒发了作者对于炎热天气的厌恶和对于清凉的向往之情。作者在夏天感到闷热不堪,犹如云彩没有雨水一样轻易飘散,盼望旱日能有一丝凉风。然而,周围的景物只是浮游于尘世之中,远离了遥远的凉爽。与其在外辛苦奔波,不如坐在树下享受树荫的清凉。作者感叹风吹得太少,无法平息炎热,而蝉虫因为饥饿而不断叫唤,令人心烦意乱。在梦中,作者遇到了周公,渴望得到他的指点,希望能够像陶渊明一样,得到羲皇的赏识。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夏季炎热的厌倦和对清凉的向往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环境相结合,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倦怠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诗中的"暑云无雨易飞扬"和"已嫌风少难平暑"等形象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焦虑和无奈。最后两句诗中的梦境,展示了诗人对于古代文人墨客的崇敬和向往,希望能够获得他们的指点和赞誉,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酷热夏季的痛苦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给人以清新舒爽的感觉,展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暑中懒出》王令 拼音读音参考

shǔ zhōng lǎn chū
暑中懒出

shǔ yún wú yǔ yì fēi yáng, hàn rì dàng tiān bù kě wàng.
暑云无雨易飞扬,旱日当天不可望。
làng zǒu sú chén wú yuǎn dào, bù rú jiā shù zuò yú liáng.
浪走俗尘无远到,不如嘉树坐余凉。
yǐ xián fēng shǎo nán píng shǔ, gèng bèi chán jī qǔ shí cháng.
已嫌风少难平暑,更被蝉饥取实肠。
mèng dào zhōu gōng cái wǒ shì, rú hé táo lìng shuō xī huáng.
梦到周公才我事,如何陶令说羲皇。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暑中懒出》专题为您介绍暑中懒出古诗,暑中懒出王令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