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谿》 曾几

不似居城市,澄湖上有松。
日斜人影散,百尺卧苍龙。
分类:

作者简介(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松谿》曾几 翻译、赏析和诗意

《松谿》是宋代诗人曾几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似居城市,澄湖上有松。
日斜人影散,百尺卧苍龙。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离开繁华城市的景象,诗人来到清澈的湖泊旁,看到了一片翠绿的松树。太阳西斜,人的影子随之散开,而松树则如同一条躺卧的苍龙。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而优美的自然景观。诗人通过对比城市和乡野的不同,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松树象征着坚韧和不屈的品质,它们傲立于湖泊之上,给人以安宁和力量的感觉。太阳西斜的描写增加了诗情的沉静和落寞,而人影散开的意象则强调了人与大自然之间的疏离感。整首诗以简约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对宁静、自由和自然之美的追求,同时也传达了对于都市繁忙生活的厌倦和远离尘嚣的渴望。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精练的表达方式,以及对景物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它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的静谧和力量,引发人们对于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松谿》曾几 拼音读音参考

sōng xī
松谿

bù shì jū chéng shì, chéng hú shàng yǒu sōng.
不似居城市,澄湖上有松。
rì xié rén yǐng sàn, bǎi chǐ wò cāng lóng.
日斜人影散,百尺卧苍龙。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松谿》专题为您介绍松谿古诗,松谿曾几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