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后借居君子亭书事四绝呈粹翁》 陈与义

祝融回禄意佳哉,挽我梅花树下来。
一夜东风不知惜,月明满树十分开。
分类:

作者简介(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火后借居君子亭书事四绝呈粹翁》陈与义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火后借居君子亭书事四绝呈粹翁》
朝代:宋代
作者:陈与义

祝融回禄意佳哉,
挽我梅花树下来。
一夜东风不知惜,
月明满树十分开。

中文译文:
祝融归来,禄位显赫,真是喜人啊,
拨开我梅花树下的枝叶。
整夜东风不知珍惜,
明亮的月光照耀,满树绽放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诗人陈与义创作的,题目为《火后借居君子亭书事四绝呈粹翁》。诗中表达了对祝融归来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梅花的赞美。

首先,祝融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火神,回禄则指的是祝融重获封赏的意思。诗人以祝融回禄来比喻自己的心情愉悦,认为这是可喜可贺的事情。

接下来,诗人写到自己挽救了梅花树。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坚强、纯洁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然而,一夜东风吹过,不珍惜梅花的花朵,使得树上的花朵被吹散。诗人通过这个形象,抒发了对东风的不满和对珍贵事物被轻易破坏的忧虑之情。

最后两句“月明满树十分开”,通过描绘明亮的月光照耀下,满树绽放梅花的景象,表达了欣喜和兴奋之情。这里的月光也可以被视为某种积极的力量,使得梅花得以绽放,象征着希望和美好。

整首诗以简练、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通过对祝融、梅花和东风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喜悦、珍贵事物和希望的赞美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火后借居君子亭书事四绝呈粹翁》陈与义 拼音读音参考

huǒ hòu jiè jū jūn zǐ tíng shū shì sì jué chéng cuì wēng
火后借居君子亭书事四绝呈粹翁

zhù róng huí lù yì jiā zāi, wǎn wǒ méi huā shù xià lái.
祝融回禄意佳哉,挽我梅花树下来。
yī yè dōng fēng bù zhī xī, yuè míng mǎn shù shí fēn kāi.
一夜东风不知惜,月明满树十分开。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火后借居君子亭书事四绝呈粹翁》专题为您介绍火后借居君子亭书事四绝呈粹翁古诗,火后借居君子亭书事四绝呈粹翁陈与义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