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山二首》 陈与义

阴岩不知晴,路转见朝日。
独行修竹尽,石崖千丈碧。
分类:

作者简介(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出山二首》陈与义 翻译、赏析和诗意

《出山二首》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阴岩不知晴,
山路转身见朝阳。
独自行走,修竹尽头,
石崖高耸千丈,苍翠欲滴。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离开山野的心情和所见所感。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的开头是描述阴暗的山岩,暗示着作者此时身处在山中,周围景色被阴云所笼罩,无法感受到阳光的明媚。接着,路转身之处,作者突然看到了朝阳初升的景象。这里,朝阳的出现象征着新的希望与曙光,给予了作者独自行走的动力和勇气。

诗的下半部分描述了作者行走至竹林尽头,修竹的茂密象征着山野的青翠与生机。然而,修竹在这里已经结束,没有延续下去,这表明作者已经走出了山林,离开了他熟悉的环境。最后两句描绘了高耸的石崖,崖壁苍翠欲滴,给人以壮丽的感觉。这里石崖的高耸象征着作者面临的险阻和挑战,但作者并不畏惧,勇往直前。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离开山野、迈向新的旅程的情感和决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未知挑战的勇敢面对。诗中的山水意象与人生境遇相互映照,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并激发读者对于追求梦想、面对挑战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出山二首》陈与义 拼音读音参考

chū shān èr shǒu
出山二首

yīn yán bù zhī qíng, lù zhuǎn jiàn cháo rì.
阴岩不知晴,路转见朝日。
dú xíng xiū zhú jǐn, shí yá qiān zhàng bì.
独行修竹尽,石崖千丈碧。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出山二首》专题为您介绍出山二首古诗,出山二首陈与义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