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继祖蟠室三首》 陈与义

万卷吾今一字无,打包随处野僧如。
短檠未尽残年债,欲问班生试借书。
分类:

作者简介(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题继祖蟠室三首》陈与义 翻译、赏析和诗意

《题继祖蟠室三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陈与义。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万卷吾今一字无,打包随处野僧如。
短檠未尽残年债,欲问班生试借书。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内心对于读书的追求和渴望,同时也显露出他对于自己在学问上的不足之处的自嘲和无奈。诗中提到了借书和与人交流学问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词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于读书的珍视和对学问的渴望。首先,诗人自称"万卷吾今一字无",表示自己在庞大的书海中,尽管读了很多书,却没有取得什么成果,一字也没有留下。这种自嘲的态度反映了诗人对于自己在学问上的不足之处的认识,展现出一种谦虚的品质。

然后,诗中提到了"打包随处野僧如",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与随处游荡的僧人一同行走,跋山涉水,寻找知识的愿望。野僧象征着自由和无拘束的生活方式,与现实社会中的束缚相对应。通过与僧人的结合,诗人渴望能够追求真理、修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接着,诗中提到了"短檠未尽残年债,欲问班生试借书",表达了诗人对于借书向他人求教的愿望。短檠指的是陈与义自己的家庭贫困,未尽残年债则是指还有很多未偿还的债务。这里的借书不仅是为了解决自己知识的缺陷,也是为了弥补自己在社会上的不足,向他人请教以求得更多的学问。

整首诗以自嘲和自省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学问欠缺的认识,同时又表达了他对于追求学问和知识的热切渴望。在这种情感的推动下,他希望能够与自由自在的僧人结伴同行,同时也期望通过向他人借书求教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首诗词既表达了作者个人的心声,也反映了当时士人在学识追求和与人交流方面的普遍心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题继祖蟠室三首》陈与义 拼音读音参考

tí jì zǔ pán shì sān shǒu
题继祖蟠室三首

wàn juǎn wú jīn yī zì wú, dǎ bāo suí chù yě sēng rú.
万卷吾今一字无,打包随处野僧如。
duǎn qíng wèi jǐn cán nián zhài, yù wèn bān shēng shì jiè shū.
短檠未尽残年债,欲问班生试借书。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题继祖蟠室三首》专题为您介绍题继祖蟠室三首古诗,题继祖蟠室三首陈与义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