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登燕公楼》 陈与义

栏干纳清晓,拄杖追黄鹄。
燕公不相待,使我立於独。
雾收天落川,日动春浮木。
举手谢时人,微风吹野服。
分类:

作者简介(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晓登燕公楼》陈与义 翻译、赏析和诗意

《晓登燕公楼》是宋代诗人陈与义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栏干纳清晓,
拄杖追黄鹄。
燕公不相待,
使我立於独。
雾收天落川,
日动春浮木。
举手谢时人,
微风吹野服。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清晨登上燕公楼的情景。诗人站在栏杆旁,迎接着清晨的曙光。他手拄着拐杖,追随着飞翔的黄鹂。然而,燕公并不相邀他一同登楼,诗人只能独自站立。随着雾气消散,天空显露出来,太阳的光芒照耀着春天漂浮在水面上的浮木。诗人举起手来向逝去的时光表示感谢,微风吹动着野服。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清晨登楼的景象,展示了自然与人的交融。诗中的燕公楼是一座高楼,象征着高远的志向和追求。诗人站在楼上,目睹着大自然的美景,与黄鹂一同飞翔,然而却被燕公所拒绝,使他感到孤独。这种孤独的表达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考和追求独立的精神。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观也具有鲜明的意境,雾气散去,天空明朗,春天中漂浮的浮木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诗人举起手向过去的时光致以感谢,表达了他对时光流转和生活变迁的思考,同时微风吹动着野服,也展示了自然界的力量和节奏。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的领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自我情感的抒发,诗人表达了对独立精神和自由追求的向往,同时也呼应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性的关注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晓登燕公楼》陈与义 拼音读音参考

xiǎo dēng yàn gōng lóu
晓登燕公楼

lán gàn nà qīng xiǎo, zhǔ zhàng zhuī huáng gǔ.
栏干纳清晓,拄杖追黄鹄。
yàn gōng bù xiāng dài, shǐ wǒ lì yú dú.
燕公不相待,使我立於独。
wù shōu tiān luò chuān, rì dòng chūn fú mù.
雾收天落川,日动春浮木。
jǔ shǒu xiè shí rén, wēi fēng chuī yě fú.
举手谢时人,微风吹野服。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晓登燕公楼》专题为您介绍晓登燕公楼古诗,晓登燕公楼陈与义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