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六言》 陈与义

未央宫里红杏,羯鼓三声打开。
大庾岭头梅萼,管城呼上屏来。
分类:

作者简介(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又六言》陈与义 翻译、赏析和诗意

《又六言》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陈与义。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又六言

未央宫里红杏,
羯鼓三声打开。
大庾岭头梅萼,
管城呼上屏来。

译文:
未央宫中红杏花开,
羯鼓三声,宫门打开。
大庾岭上梅花盛开,
管城呼召,屏风前来。

诗意:
这首诗以描写春天的景象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未央宫中的红杏花、羯鼓的声音以及大庾岭上的盛开梅花,展现了春天的繁华和活力。同时,诗中提到管城呼召和屏风,暗示了宫廷乐舞和宴会的场景,表现了宫廷生活的豪华和喜庆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宫廷的场景,给人以生动的感受。红杏花的形象鲜艳动人,羯鼓声的描述使得读者仿佛能够听到宫门的打开声,增加了诗词的感官体验。大庾岭上的盛开梅花给人以一种山野的自然之美,与宫廷的喧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春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诗中的管城呼召和屏风前来,暗示了宫廷的繁华和喜庆。这些描写使得整首诗词充满了欢乐和生机,给人以愉悦的感觉。作者通过对春天景色和宫廷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美好的春日氛围。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鲜明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景色和宫廷生活的喜爱之情,带给读者一种欢乐和愉悦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又六言》陈与义 拼音读音参考

yòu liù yán
又六言

wèi yāng gōng lǐ hóng xìng, jié gǔ sān shēng dǎ kāi.
未央宫里红杏,羯鼓三声打开。
dà yǔ lǐng tóu méi è, guǎn chéng hū shàng píng lái.
大庾岭头梅萼,管城呼上屏来。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又六言》专题为您介绍又六言古诗,又六言陈与义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