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虏仲易送行二首》 洪咨夔

岁月双蓬鬓,风沙知一兵。
气惟凭养成,命不与穷争。
鼎正中边沸,舡须左右平。
半筹无可画,空赋洗兵行。
分类:

作者简介(洪咨夔)

洪咨夔头像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和虏仲易送行二首》洪咨夔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虏仲易送行二首》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岁月使双鬓变白,风沙见证了一位战士。
气质只能靠修养培养,命运不愿与贫困争斗。
鼎在正中沸腾,船只左右平稳。
局势难以预测,唯有洗净战争的痕迹。

诗意:
这首诗以送行为主题,表达了战士离别时的心情和对战争的思考。岁月的流转使战士的双鬓变白,风沙成为他战斗的见证。诗中探讨了气质与命运的关系,认为一个人的气质与品质的培养是通过修养和努力实现的,而命运则不愿与贫困和逆境进行争斗。诗中还运用了鼎和船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不确定性。最后,诗人表示战争是难以预测的,只有通过洗净战争的痕迹,才能迎来和平。

赏析:
《和虏仲易送行二首》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词语,表达了战士离别时的情感和对战争的思考。诗人通过岁月使双鬓变白的描写,表达了时间对人的无情摧残,同时也突出了战士的英勇和坚毅。诗中的鼎和船的形象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不可预测性,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最后,诗人以洗净战争的痕迹来寄托对和平的向往,表达了对人类社会的期望和对战争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战争的思考和对和平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人类命运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虏仲易送行二首》洪咨夔 拼音读音参考

hé lǔ zhòng yì sòng xíng èr shǒu
和虏仲易送行二首

suì yuè shuāng péng bìn, fēng shā zhī yī bīng.
岁月双蓬鬓,风沙知一兵。
qì wéi píng yǎng chéng, mìng bù yǔ qióng zhēng.
气惟凭养成,命不与穷争。
dǐng zhèng zhōng biān fèi, chuán xū zuǒ yòu píng.
鼎正中边沸,舡须左右平。
bàn chóu wú kě huà, kōng fù xǐ bīng xíng.
半筹无可画,空赋洗兵行。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和虏仲易送行二首》专题为您介绍和虏仲易送行二首古诗,和虏仲易送行二首洪咨夔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