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二绝》 洪咨夔

风将好梦到兰亭,惊觉虚檐九子铃。
老眼醒来地着处,倚楼检校树头青。
分类:

作者简介(洪咨夔)

洪咨夔头像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清明二绝》洪咨夔 翻译、赏析和诗意

《清明二绝》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风将好梦到兰亭,
惊觉虚檐九子铃。
老眼醒来地着处,
倚楼检校树头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清明时节的早晨为背景,展示了一种静谧、清新的意境。首句“风将好梦到兰亭”,描绘了清晨微风吹拂下好梦带来的美好感觉。兰亭是一个著名的园林,象征着文人雅士的境地,这里暗示了作者的追求和理想。然而,第二句“惊觉虚檐九子铃”,带来了触动人心的转折。九子铃是一种装饰品,悬挂在屋檐之下,受风摆动发出清脆的声音。这里,作者在美好的梦境中被檐铃的声音惊醒,使得心情发生了变化,暗示了人事的无常和现实的干扰。

接下来的两句“老眼醒来地着处,倚楼检校树头青”表达了作者醒来后的心境。老眼醒来地着处,说明作者已经年老,但他依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和追求。倚楼检校树头青,倚楼观望,察看树梢碧绿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

整首诗词以对比和转折的手法展示了清晨时光的变幻和人生的起伏。作者通过对梦境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和思考。诗词的意境清新自然,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热爱,同时也透露着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深刻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清明二绝》洪咨夔 拼音读音参考

qīng míng èr jué
清明二绝

fēng jiāng hǎo mèng dào lán tíng, jīng jué xū yán jiǔ zǐ líng.
风将好梦到兰亭,惊觉虚檐九子铃。
lǎo yǎn xǐng lái dì zhuó chù, yǐ lóu jiǎn jiào shù tóu qīng.
老眼醒来地着处,倚楼检校树头青。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清明二绝》专题为您介绍清明二绝古诗,清明二绝洪咨夔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